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方法及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2期   作者:郭继琼、徐源利
[导读] 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能选取的方法较多
          
         郭继琼、徐源利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小学  628015
         摘要: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能选取的方法较多,从目前教学现状中能得出,过去教师大多是选取机械讲述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生字教学成效受到较大影响,也限制了学生生字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生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做好教学指导,在识字教学中融人多样化教学元素,建立高效化识字教学课堂。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方法及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方法;影响
引言
         在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要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拟定能充分打动学生的教学方法。比如选取引导发现教学、感官刺激教学、游戏教学等,要注重通过动脑发现更多事物,强化汉字主观认识,保障学习理念与学习方法有效转变,提高学习成效。
一、我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的小学识字教学尚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不思改进,沿用过去的教学方法,只给学生讲解字的写法,并让他们自行记忆,而没有详细介绍字的不同含义、组词的方法,也没有将近义词、形近词、同音词等进行系统总结。此外,部分教师不关注学生的感情需求和兴趣培养,在课堂上缺少互动,没有给学生留出锻炼的机会,课堂教学效率较低。
二、小学低段识字与写字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一)从简出发
         目标制订须简明,以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识字单元为例,4个识字主题“场景”“树木”“动物”“农事”串联起了本单元55个会认字、2个多音字、40个会写字。编者如此安排,旨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亲近自然,初步感受大自然的丰富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作为识字单元,在教学时,应把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上。因此,对教学目标的制订应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进行多元化识字尝试,抛开“堆积木”式的条块教学模式,从而把识字、写字与朗读指导有机融合,最终达成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
(二)情境创设要真实
         汉字不仅是传承文化的工具,更是汉文化的表征。识字与写字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基础,我们应树立学生对汉字“立体认识”意识。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应尽量从课文汉语语境入手,通过设计有趣的识字活动,采取多种方法的组合,创造或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通过具体的语境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汉字,再通过学生把已掌握的汉字放入具体语境中去学习感悟课文内容,从而达成学生对汉字的准确识记和正确运用的目的。一年级下册阅读课《树和喜鹊》中第一部分,写树和喜鹊的“孤单”部分,课文助学提示:要求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但对于有的语言思维欠缺的孩子可能有些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适当搭设支架,帮助学生理解是十分必要的。首先,通过字理分析,让学生知道“孤”是指丧父、丧母或父母俱亡的孩子,“单”是指独一的、独个的,“孤单”一词的情感底色是凄凉寂寞的。将第一段中“只有一棵树”“只有一个鸟窝”“只有一只喜鹊”这三个短句,通过展示画面、合作朗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生成孤单的意象,体会“孤单”带来的无助感。接着让学生迁移想象——如果体育课上自己生病,只能一个人留在教室的感受;想象家人上班,自己一个人在家时的感觉;说说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和家人走散,四周都是陌生的景色、陌生的人物时的感想。通过模拟生活情境,学生自然会获得真实的感受,自然会将这种感情移植到课文语境中。如此,学生将自然而然地理解“孤单”一词在课文中的情感内涵。统编版教材中语文园地的识字内容编排,尤其注重将识字和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对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三)引导学习汉字规律,提升学生建构能力
         在小学低年级段儿童教育中合理应用发现此项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全面整合低年级段学生存有的学习内在动机,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对汉字学习中蕴含的各项客观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强化学生识字能力。教师要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全面探究更多汉子发音、形、义识字工具,比如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字典查阅工具等,让学生能在学习中掌握更多汉字基本认知规律。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观察,通过各类工具应用掌握识字中发现的问题,通过言语进行分享表达。比如在《小蝌蚪》教学中,在学习中能发现较多问题。比如在蝌蚪教学中,“科”与“斗”前面加了一个“虫”字,此时教师会告诉学生,很多昆虫、动物都会看到“虫”字旁,比如“蜻蜓”、“蜥蜴”、“蜘蛛”等等。在日常识字教学中要注重为学生整合汉字教学中隐藏的基本规律,让学生能整合客观规律进行学习,建立良好的学习联想,将字义、字形有效结合学习更多汉字,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随文插图是个独特的资源,可以启迪学生擦出思想的火花,对其中的美进行多元的解读。
结束语
         小学生认识汉字是个逐渐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识字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识字方法,我们不仅可以运用上文中列举的教学方法,还可以运用更多趣味识字教学方法,如动画识字、视频识字、美术识字等。识字教学内涵深厚、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摸索前行、总结提炼,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真正感悟到识字的乐趣,体验到汉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贺留香.小学趣味识字研究[J].语文世界,2018(8).
[2]任丽娜.小学识字教学思考[J].语文天地,2018(7).
[3]路凡凡.小学自我识字教学的思考[J].语文新世界,20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