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梅
贵州省黔西县锦绣学校 贵州 黔西 551500
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是“师生互动、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语文学习初级阶段的小学生,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等多重属性的基础学科,其本质特征是基础工具性和思想教育性的统一。基于此,对构建小学语文互动课堂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引言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而构建师生有向开放互动教学模式满足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调动课堂气氛,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组织能力与引导能力的考验。
一、小学语文互动式课堂的含义及作用
互动课堂,其互动代表着两层含义,首先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其次是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在互动式语文课堂中,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讨论研究,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在进行学生讨论时,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和思考问题的时间,进而发挥讨论的作用。同时学生会逐渐认识到团队协作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让学生在集体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互动式语文课堂还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增加其自信心。进行讨论时,教师应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及时对其进行正确的思路引导,同时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打造高效互动式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进行互动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学习。教师要注意教学的艺术性。教学有它特有的理论体系,需要通过显性的语言文字加以表述,又要通过实践才能领悟、体会的“默会知识”层面,而后者更具“艺术”的特点。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首先,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姿教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行。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有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在课堂上情绪饱满,学生才能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认真学习。教师要微笑教学,如果在课堂上教师的表情严肃,会使部分学生厌学,让课堂气氛变得紧张,达不到互动教学的预设效果。
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紧张不利于课堂教学,这是教师和学生的共识。丰富课堂形式,寓教于乐。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是小学生的特点,如果语文教学始终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上讲下听”的形式灌输语文知识,必然会造成课堂沉闷枯燥,学生积极性不高,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等现象。后果就是学生学不会,教师教得累,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要积极改革,在教学中多开展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用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创新师生互动模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不断提升师生互动的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语文教师要不断尝试创新,从而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兴趣,为师生互动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授《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时,由于这是一篇科普课文,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不免会感到枯燥无趣,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共同分析讨论课文内容,在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前面来,利用多媒体设备标注出牛肚子里每个器官的具体位置,并进行简单的介绍与说明,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认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三)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如要顺利实施小学语文课堂的互动教学,且确保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两项原则,其一,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为课堂主体与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存在很大差异,传统教学更注重教师对知识的灌输式讲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较为被动。而互动式课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全身心投入到语文课堂中。其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不代表学生能够全权做主,另外,学生归根结底属于受教育群体,他们始终离不开教师的教导。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自控力,在互动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合理的监管,所以,互动课堂的实施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教师对课堂秩序的管理和维持。在进行互动式教学时,教师需起到引导作用,引导是一种教学手法,通过对学生进行思路引导,使其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够带动学生动脑思考,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感官思维会得到充分调动,在此过程中,也会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进步。师生互动会将学生探究、求知的心理激发出来。通过提问,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会有一个新的认识,在此过程中,不但课堂教学的有效信息得到了传递,而且师生间的感情也会升温。
参考文献
[1]吴有莺.互动课堂,让小学语文教学更精彩[J].启迪与智慧(中),2019(12):4+13.
[2]蔡志鹏.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黑河教育,2019(12):63-64.
[3]张爱华.在互动中构建活力小学语文课堂[J].科普童话,2019(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