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语文教学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2期   作者:毛艳秋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间的距离不断扩大,


         毛艳秋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陈家渡小学  652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间的距离不断扩大,无论是师资力量、教学设备还是教学水平,农村地区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由于农村整体教育水平低于城市地区,导致农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重视,本文就农村地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现状,对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如今城乡教育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乡教师素质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农村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都不如城市地区,许多年轻教师在毕业以后都选择去城市工作,农村教师大多是工作年限很长的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思想陈旧,教学方式落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导致学生缺乏自学意识,对教师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遇到问题不会主动探究,长期下去,学习主动性下降,对学习兴趣降低,教学质量也就难以得到保证。
         一、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学手段较少,学生兴趣较低
         如今农村教师大多年龄偏大,四五十岁者不在少数,这些教师取得教师资格的方式大多为民转公,再通过函授及远程教育的方式获得,与专业的师范生相比,缺乏足够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对于学生心理的把握及教学方式方法都远远不如师范学校毕业的专业教师。这些教师教学大多依据自己几十年的从教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刻板守旧,对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缺乏准确的把握,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只依靠教师参考资料照本宣科,无法从学生角度出发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有效集中精力参与教学互动,对知识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的兴趣没有得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对于文章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无法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作者的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长此以往,不仅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更加会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枯燥,难以学以致用
         枯燥单调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也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由于农村大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教学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方法对课本知识进行机械讲解,学生也习惯于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机械记忆,对于课外延伸的阅读资料也都是沿用几十年前的内容,让学生对这些过时的题目进行机械模仿,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严重与现实情况脱节,无法真正将所学语文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二、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师生互动
         要在农村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自己由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让学生由知识的接收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中加强和学生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和自主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积极性,确保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利用自然环境,拓展教学空间
         农村语文教学由于教学设备落后的局限性,无法有效通过多媒体等电子设备来辅助教学,学生无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来拓展认知,更加主观地对文字知识展开联想,对于知识学习的难度也就相应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充分感受到课文中的乐趣,对学习的热情也难以维持。然而农村具有天然的环境优势,广阔的大自然为学生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天然的优势来扩展语文教学空间,增强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鼓励学生发言,培养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不注重学生的发言,有的老师为了完成课程进度,将教学任务安排得很紧凑,一堂课几乎没有预留时间给学生进行发言,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时间,最后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难以得到锻炼。要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善于鼓励学生发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四)培养问题意识,提高自学能力
         有效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学会有效提问,问题意识能够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也能更加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挖掘文章的内涵,自学效率也能得到相应提高。
         三、结语
         当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认识到种种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教学弊端,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学习和吸收更加前沿的教育信息,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伟2018《突出主体地位引导自主学习——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建议》,《新课程》(上旬)第5期。
         [2]吴诗颖2019《以人为本视角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天津教育》(上旬刊)第6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