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2期   作者: 刘莹
[导读] 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刘莹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十中学   232000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阅读教学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积累和应用。语文阅读教学担负着语言积累的重要任务,主要包括语言材料的积累、语言规则和语言模式。学生通过阅读不仅能获得有用的信息和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吸收精神营养,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概括能力;?现状;?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学生身心都处于未成熟阶段,培养学生在语文阅读概括能力上更是重中之重,对于处在高学段的学生们来讲,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更加注意。对于小学高段学生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的养成,不能急于求成,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在本文提出了几点研究策略
         一、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的定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概括能力指的是在阅读文章时,对文章内容进行赏析,分析文章的结构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最后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要表达的内容概括出来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在一开始培养阅读概括能力时最应当注重的便是文字的累积,同时也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学生在读一篇文章的同时,也要做到多读书,读好书,各种类型的文章对于学生阅读概括能力的培养都是有益处的,高段学生正是训练孩子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主旨的起步时刻。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文章细细的评读,再加上老师在旁边的悉心指导,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风气上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小学高段学生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的现状
         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提升语文阅读概括能力是一项非常基础的任务,但是现在的许多学校在对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的培养上,都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并不能将阅读和概括联系到一起,有的学生积累了大量的阅读内容,但是在概括能力上并没有显著性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上有时并不能做到均衡发展,许多学生在总结文章主旨时,往往选用课文中的话,不能用自己的话去表达。有的学生甚至根本不明白文章的主旨的意义,教师在提问时也应当注重方式方法,学生在学习上,教师在教学上都有很大程度的进步空间。
         例如,五年级讲义中《陶校长的演讲》一文,整片文章围绕着“四个问题而展开”,文章逻辑清晰。对以前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复习总结,再对新的内容进行预习,学生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应当反复阅读,身体、学问、工作和道德四个问题的递进关系是怎样的等等的问题,学生们在阅读时就应该有了答案。不光是学生,教师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针对式的教育,让学生既培养了归纳总结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三、提高小学高段学生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的方式
         (一)立足课本,由易至难
         读书时要将书本的内容记到心里,可以进行朗诵,正所谓“一口吃不成胖子”,任何的学习都是有一个过程的,从简单易懂的文章出发,慢慢去读有难度的文章,循序渐进。那么培养小学高段学生语文阅读概括能力也是这样的。在阅读时,可以让学生们高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课文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也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理,让学生们更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比如,《狼牙山五战士》一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准备一些情景剧,在朗读的时候进行表演,让学生们充分的领会到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前慷慨赴死的心理。以此对学生们提出问题,学生在回答时可能会有思路不通顺的情况,不能清楚的表述出自己的语义,教师也应当对学生进行鼓励,这对小学高段学生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的提高也十分重要。
         (二)多多练习,从文章出发
         一篇文章题目是文章的灵魂所在,而文章的段落就是一棵大树上的分支,虽然不起眼,但是不可分割。往往在段落上就能找到文章的主旨,将每一个段落的段意整理归纳进行概括,以题目为中心用发散式思维思考。高段学生在这个阶段可能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还不够,教师对学生阅读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或者补充,也可以让学生们理解的更加有深度。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水平也一定会有提高,一定要让学生多读,多练习,把这种具有专业性的训练放在首位。教师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当中能够观察到许多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能力,但是有的同学苦思冥想也想不到结论,教师应当选择因材施教,不是一味为了阅读而读,而是要让学生们都可以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在阅读时的感受和见解。
         (三)综合实践,融会贯通
         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的培养不能局限于课堂,只有走出课堂,迈入生活中的步伐,见得事物多一点,对生活的感悟便也多一点。阅读文章达到一定的“量”,必然会产生一定效果的“质”,但是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能都拿来让学生进行拓展,所以课后的时间学生们应该利用起来,增加自己的视野。单一的训练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是不足的,也会引起学生对阅读的疲倦,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应当以许许多多的形式向学生们传授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比如,用办手抄报、板报,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评比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乐此不疲。
         总之,阅读概括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学生初具阅读能力的时候就应该进行对这项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们的阅读概括能力是有很多的方式的,无论是哪种方法,只要是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帮助的都可以采纳试用。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要做好对学生们的引导工作,最主要的是教师要倡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知识的抽象能力。在累积知识的情况下,高段学生的语文阅读概括能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淑真.略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名师在线,2019(01).
         [2]郗良云.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