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2期   作者:修亚飞
[导读] 语文是我国传统三大学科之一

         修亚飞
         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明月镇小学638600
         摘要:语文是我国传统三大学科之一,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语文又是一门工具性非常强的学科,能够促进各个学科的高质量教学。语文学科基于其特点所在,其富有丰富的情感,唯美的文字以及深邃的思想,所以语文学科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
引言
         中国汉语文文学博大精深,初中语文作为汉语言文学的承载,其教学不能看作是简单的知识点传授,而是着重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认字、阅读、写作等语文能力,也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与创造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为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要恰当好处的掌握运用学习方法策略进行语文学习,在教师引导下逐渐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实现学习目标。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农村初中学生的教学资源有限,缺乏完善的教学设施,即使实行了新课程改革,他们的学习现状也没有多大改善,大多时候都是被动学习,缺乏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以及正确、有效的学习策略方法。在这样的情势下,很多农村学生逐渐失去语文学习兴趣,认为语文只是简单的认字、读书,对语文学科承载文化传承、文学鉴赏等深层次的内涵认识不到,也就耽误了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而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语文核心素养,这就需要农村初中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策略方法,并利用这些策略方法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由此可见,农村初中学生掌握与运用语文学习策略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他们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他们完成新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策略
         (一)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及教学观念
         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具体可以从打破传统,改变以往的填充式教学方面着手,然后与同学们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如他们的综合能力及认知水平等,以便帮助他们快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便快速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还要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寻求新的知识,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而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则具体是指初中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将学生作为自己课堂的中心,自己则充分发挥引导者的带头作用,帮助同学们独立开展学习。
         (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依托于网络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的教学特点,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阶段的各个教学科目中。

基于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好地投入语文学习之中。
         (三)积极参与,有效互动
         在学校,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要表现为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教材内容。学习方式有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自主思考、阅读、写作练习等,活动各种各样。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学习活动,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所以,初中学生课上要积极参与教师组织开展的各类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交流,在互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联系实际,充分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
         教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尤其是语文教学,有很多内容都可以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借此老师们就可以通过课外实践的形式来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切身体会了才能对所学内容深入了解,同时还能不断积累新的经验。
         (五)话剧演绎锻炼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话剧的演绎需要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人物的情感进行良好的把握,同时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来掌控台词。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话剧演绎的形式来开展课堂,其充分契合了初中学生个性张扬的成长特点,能够让教学课堂变得活跃、融洽的同时,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文本并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六)海量阅读,熟读成诵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策略,教师要能够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让学生掌握默读、略读、速读、精读等基本阅读方法[5],并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分清文章主次,掌握文章内容,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为此,课上教学时笔者经常让学生默读、大声朗读课文,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思维,促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而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加强读思结合,有意识的形成阅读技能。同时,课后还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积累阅读素材,开拓知识视野,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非常重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使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话剧演绎以及辩论大赛的开展来良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语言应用能力以及思辨能力等。如此,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语文学习之中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和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力.浅析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J].学周刊,2020(02):88.
[2]欧阳绍萍.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J].课外语文,2019(34):92+94.
[3]赖正平.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2):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