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2期   作者:谢广平
[导读] 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称谓,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谢广平
         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中心小学 221134
         摘要: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称谓,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古诗词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当下古诗词教学现状,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学习的意义,感受到古典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去自主学习,并将中国有效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 小学语文 古诗词的教学 策略??
引言
         在语文教学中,虽然古诗词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重点环节,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导致当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当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寻求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新的路径。
一、朗读中感受到古诗词的文字美
         在古诗词教学中,朗读是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朗读过程中,学生通过抑扬顿挫的发音,对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进行体会,并加深对其的理解。通常在小学语文中所选用的古诗词简短、押韵、易上口,所以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学习。通过朗读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使学生对古诗词所蕴含的文字美予以体会,并对古诗词学习产生极兴趣,比如在进行《回乡偶书》这首诗的教学时,这首诗主要表现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师应对其进行重点引导,在学生朗读过程中,通过节奏的指导和把握,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对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入体会,并对作者创作背景以及所要表达的思乡之情加以理解,对古诗的文字美予以体会。
二、以构建古诗词的情景来感受其画面美
         古诗词是诗人对现实事物的一种表现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情景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脑海中进行构建,让学生体会画面美。例如,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李白用简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眼中的庐山瀑布。而教师可以用自己通俗的白话来为学生进行描绘,让学生形成一幅画在自己的脑海中。温暖阳光照射下,香炉峰上的紫色烟雾盘旋而起。从远处看,庐山的瀑布好像一条白色的绸缎悬挂在山的前方,从几千米的高山上飞流而下,仿佛一条银河倾泻到大地。李白描绘了一条独一无二的庐山瀑布,读者可以深切的体会到它的壮观美丽,仿佛就在眼前。又如,唐代贺知章的《咏柳》,这是一首为小学生所熟知的描绘春天刚刚发芽的柳树的诗词。教师在进行讲解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在脑海中想象一幅画;无数挺拔的翠绿的嫩柳,细长的柳条柔软轻盈,春风吹来,像一条条绿丝绦在空中飞舞,二月的春风将其剪出丝丝柳叶来装点着人间。

教师在讲解时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语调来加深学生的画面感。
三、联系诗词背景,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联系诗词背景的必要性。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师,要避免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直接对学生进行授课的错误教学模式,而是要追本溯源,联系诗词背景,使学生先了解诗词的创作原因,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助力学生产生深入学习研究的态度,让学生对古诗词可以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以求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四、拓展实践练习强化诗词掌握程度
         实践运用往往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一种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方法。只有在能够能熟练地运用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够确保学生对这一知识和能力的真正掌握。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中,练笔实践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在古诗词教学课堂上,教师在对一首古诗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讲解,并且对诗人和诗作的创作背景做了充分的拓展之后,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这首古诗词的创作特点和格律要求来完成对古诗词的改写,创意填空以及诗词仿写等教学任务。这样教师就能够通过为学生布置练笔的任务来检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在学习了《赠汪伦》这一首诗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诗词中送别的这一主题和七言律诗的格律特点来为学生设计相关的练习。在实践练习的基础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诗句进行合理的修改。如对“李白乘舟将欲行”这一句,学生可以根据改变诗作的创作者来改变其中的内容。在改编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片段,将这一句中的李白替换成自己或者其他人的名字,进而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叙述不同的一个古诗;也可以将其改编为其他著名诗人的名字,借助于这首诗的格律和整体框架来讲述其他诗人送别的故事。再进一步,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根据古诗词的内容进行故事扩写,让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详细地刻画诗作中汪伦为李白践行的场景。在学生完成这一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正面评价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与改编,使其成为一个情节完整丰富的小故事。这样,学生在完成故事创编的过程中能够对诗词的内容进行深度的理解和分析,加强小学生对诗词的掌握程度。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内容的同时,应当更加重视对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其真正明白对古诗词学习的意义,使其感受古诗词中所包含的哲理。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白当下教育现状,总结良好教学策略,真正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春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分析[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41.
[2]柳娜.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浅谈[J].才智,2020(01):184.
[3]智婷婷.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0):2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