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
湖北省潜江市高石碑镇义新小学433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与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越来越意识到借助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并在教学中积极实践,将传统文化融合到语文教学过程中[1],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三观正确性,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
引言
学生的文化素养是不断培养的。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需要老师给学生上课时,多教授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丰富自身的精神,获取更多的知识。那么老师在教授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该用合适的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传统文化知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阅读内容,并采取一定方式将传统文化的阅读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其更好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和重点内容。我国民族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呈现了区域性特点较强、传承能力不断下降的趋势。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失去了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就会在发展方向的设立过程中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到整个民族的长远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落在每一代人的肩头,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首要前提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学习和了解,帮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魅力。语文课堂的教学既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的责任,更有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务。现代的传统文化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传统文化,是历经时间历史较长的传统文化,在现如今文化交流频繁、文化融合趋势不断明显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具有更多的世界发展因素和现代先进因素,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小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积极正面的影响。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一)单元课后穿插寓言、传说故事阅读
寓言、传说故事简单来说就是运用简洁、有趣的语言来体现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比较深远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只是单纯地跟他们灌输一些大道理,他们可能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接受,但如果通过故事的形式,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寓意。比如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中鲜明的人物和精彩的情节可以让学生深刻地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精妙;成语故事《滥竽充数》中诙谐幽默的人物会让学生懂得很多道理;历史故事《草船借箭》中的智谋会让学生敬佩古人的智慧和勇气。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寓言、传说、历史故事有很多,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这些故事中的传统思想精髓,使其成为学生单元课后的优质阅读资源。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与氛围
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老师要积极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与氛围,也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开阔、形象、轻松的场景让学生去学习传统文化,进而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主要是从空间情境、课堂导语情境、音乐情境、影像等文化情境的创设入手。例如:在教学《树和喜鹊》这节课的时候,我设计了精彩的导语教学情境,给学生播放喜鹊的叫声,让学生通过倾听猜猜这是哪种鸟的叫声,并通过讲解“喜鹊叫,喜事到”的中国谚语,让学生了解喜鹊身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在朗诵课文的配乐选择上,采用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音乐不失为一种文化的沁润。这样的教学,给学生营造了生动且轻松的氛围,巧妙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其中,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课前五分钟传统文化的演讲
语文学习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说语言的表达能力,作文的写作能力以及培养阅读的习惯。培养这些方面的语文能力,将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老师通过演讲这一形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也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也能够保证学生主动地学习传统化知识,同时多维度地吸收丰富的内容。使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更加富有趣味,学生能够从这样的过程中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四)重视课外文化阅读,强调大语文教育
随着新课程理念与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前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不能满足于对教材内容的讲解,而是应将学生课内的学习、教材的学习与课外的学习、语言应用与实践紧密结合。对课外的学习,要有量的需求,主要包括:书籍报刊的阅读量,写作量和社会活动量等等,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逐渐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老师可开列传统文化的相关书籍让学生去阅读,以此让学生积累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形成一定的文化积淀,从中吸取更多的文化涵养。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段和阅读水平,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个性化阅读,如在低年级段主要侧重对汉字及其相关文化的学习和阅读,在中年级段在班级中设立传统文化阅读兴趣小组并引导学生分享读后感,在高年级段鼓励学生阅读古籍并交流自己的读后感,等等,使学生在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印象,从而达成传统文化在小学阅读课堂中的渗透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建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J].文化产业,2019(04):47-48.
[2]杨爱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知识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3]蒋改红.浅析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新通信,2018,20(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