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远军
保康县教研室
一、组织单元复习的意义
1.解决知识遗忘
学习的知识会遗忘。遗忘是必然的,知识的遗忘也是有规律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根据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记忆遗忘曲线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做好三点:一是课内知识小结与记忆(1小时内);二是课前复习,保证一天内复习一次。三是做好单元复习,确保两周左右能复习一次。
2.加深知识理解
知识的理解过程不是线形提高过程,而是螺旋状上升。新课学习中,学生不理解、一知半解的问题会伴随着后续学习得到理解、提升。单元复习有助于学生增进知识的理解。
3.形成知识结构
对于零碎知识,学生不易理解、不易记忆。只有形成结构性的知识,学生才会真正理解,才能灵活应用。单元复习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将知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内化为知识结构。
4.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有效的复习,学生做好单元检测的准备,有利于学生获得好成绩。优秀的成绩促使学生更好地树立学习的信心,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学习兴趣。
二、单元复习课的目标、任务
单元复习是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再学习、再认识、再整合的过程,是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单元复习的目标任务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
巩固基础。教师应帮学生理清知识要点,若由学生自主整理,效果更好。知识要点呈现方式多样,可以是问答式的复习提纲,也可以是构架图式。学生应对知识要点巩固、记忆,以达到在记忆中理解,在理解中记忆的效果。
优化思维。形成知识结构是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化,优化思维首先体现在形成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化可以由师生课堂内共同完成,教师利用课前制作的课件,边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边呈现知识结构;典型例题分析,是优化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借助典型例题,教师引导学生读题,联系相关知识要点,明晰解题思路。
提升能力。精讲精练是提升能力的有效载体。在训练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单元复习课高效教学策略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复习教学效率?
?1、转变观念,树立有效教学意识
教师要树立有效教学意识,充分认识教学效果并不与教师的讲课时间成正比。继续领悟“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理念。继续深化生本课堂改革,灵活、高效应用“三学小组”组织教学,特别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切实提高互学实效。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研究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要勇于拷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要善于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无效、低效行为,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消灭无效、低效教学行为。
2、指导方法,优化思维
复习时,加强复习方法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
复习中,要以学生的研读、归纳、质疑为主体,以教师的引导、辨析、点拨为主导,把复习的主动权切实交给学生。教学设计应以学生所求、学生所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对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整个复习过程,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单元复习的知识面广量大,为了确保复习的有序性和高效性,我们要教会学生一定的复习方法。例如,对于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的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可以采用对比的复习方法,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明确其共性,认清其差异。再如,我们要指导学生根据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繁杂、凌乱、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组成“面”,结成“网”,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又如,教给学生记忆方法,引导学生应用记忆方法。
??3、精讲精炼,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围绕重难点,讲在学生所需处。单元复习教学具有针对性才是最有效的。为此,教师一方面必须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摸清学生存在的知识漏洞和思维障碍;另一方面,要立足教材,分析、把握好《课标》要求、《中考化学考试说明》的要点。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完善单元复习教学的计划、内容和方法。
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和单元核心知识,精心挑选典型的例题和习题。学生的练习应适时、适量、精干和灵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走出题海,不断深化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并逐步由理解层次上升到熟练程度。讲评时,要抓要点、抓本质、抓联系,要讲思路、讲方法,坚持“轻结论、重分析过程”的原则,注重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和一题多变。力求“讲题归纳,评题授法,解一题晓一类,懂一类能贯通”的效果。
4、及时反思,提高复习的时效性
学生反思是进行有效学习、获取知识的有效措施。教师在复习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积极反思。教师要通过严格、合理、规范的要求,来帮助学生养成在解题后再思考的习惯,能自觉地在每次解题后,回顾解题过程,审视自己的解题方法是否恰当,过程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还可以优化,检查语言表述是否规范,是否合乎逻辑等。同时,我们还应要求学生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要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使知识得到不断的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从而积累解题经验,全面掌握中学化学各类题型的解题能力。应让学生懂得,只要长期坚持这样做,就一定能驾驭化学问题,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5、用好错题本,消灭知识盲点
重做错题是高效的复习方法。要求学生在订正时要作出详尽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并作好记载,把它写在错题旁或记在错题本上;复习时,要求学生重做错题,看知识是否掌握,方法是否学会。实践表明,学生只要能做到认真纠错,经常反思,就一定能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提高复习的准确性。不少学生正是用好错题本,使得成绩快速提高。
6、关注每一位学生,注重课后辅导
针对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如果光是靠课堂的整体复习,是不可能达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教学中应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次辅导。
第一层次的对象是学习品质和能力较差的学生,对这一层次的对象我们采取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首先,为他们正确定位并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让他们知道老师在关注着他们。其次,为他们编制基础性的作业,及时督促他们对概念、定律等基础知识的记忆,完成相应的学习作业,并及时为他们纠错。第三,指导他们学习方法,如对知识的归类,对概念、定律巧妙的记忆,记忆简单的计算方法,用排除法做选择题的方法等。
第二层次的对象是中等学生。我们采取有“放”有“扶”的策略。对简单、基础的内容,让他们自己解决;重点、难点知识,进行适当的辅导;关键是指导他们解综合题和能力题,并提高相应的应试技巧。
第三层次的对象是学习尖子。我们采取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点指导他们自学,要求一题多解,引导多角度思考;以创造性学习为主,举一反三,培养发散思维。另外改变课后作业的批改方法,着重变教师单独批改或课堂集体订正为面对学生单独面批,并及时辅导提高效果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