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必春
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玉露小学 445000
摘要:在小学课程教学中,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困难,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因此教师针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应该讲究数学思维的渗透性,应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学习思维的培养,而在数学学习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思想
在小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开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具有一定的困难,而教师在对小学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数学课程教学时,需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个阶段也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就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调查研究分析来看,之所以在以往的数学课程教学中数学教学缺乏教学效率的关键原因在于,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不足,灌输性的数学教学方法对学生数学学习来说相对比较枯燥,从而影响了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兴趣。下面我将对小学数学中教学渗透教学思想进行详细研究分析。
一、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意义
(一)解决学生学习吃力问题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提炼,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仅掌握了知识的本质,还知道知识是怎样来的。这样,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运用的时候也就不再吃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在很多学生看来,数学知识仅仅是一些数字、图形、符号的堆砌,缺乏魅力,所以学生抱着应付考试的心理学习数学知识,没有真正挖掘其中蕴藏的魅力,而数学思想方法有无穷的魅力,会让学生看到数学的另外一面。如转化思想的运用,让原本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容易,学生会感受到这种思想方法的价值。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计算“21+34+29=?”这样一个式子,有的学生计算很长时间,而有的学生运用转化思想,将式子转化为“21+29+34=?”几乎瞬间就能得到答案84。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对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积极作用。
(三)提升学生迁移应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解题思路和技巧基本相同的A、B两道题,有的学生学会了解决A题,但是却不会分析B题。而有的学生会解B题,却不会解A题,迁移能力较低。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这样,即使遇到再灵活、复杂的问题,学生也能第一时间抓住本质,然后排除无效信息的干扰,成功利用有效的信息解出问题。换言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让学生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对提升学生迁移应用能力有重要意义。
二、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途径
(一)备课阶段深入挖掘数学思想方法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教材内容理解不够透彻,甚至存在一定误差,数学思想方法使用不当,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课堂上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前提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做好备课工作,深刻理解教材知识点,寻求多种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思考合适的数学思想方法,以满足课堂教学需求。同时,教师需对教材内容有独到见解,有创新意识,实施创新性应用,保证课堂教学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应注意将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理论知识有机结合,两者在教学中保持同步开展与延伸。如,数学教师可将数学教材中的抽象符号转化为数学思想,即符号思想方法,帮助学生降低学习数学的难度,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而体验数学的魅力,产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灵活运用教材,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手段辅助教学,促进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成效。
(二)积极组织课堂活动
教师需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创造性运用教材,借助课堂活动,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课堂中,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课堂体验。如,在教授数与代数知识点时,以数形结合的方式,通过“形”引导学生加强对抽象数学概念、算理的理解;在教授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时,可根据图形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逆向思考,直观解决几何问题;在教授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时,可引导学生将统计图与统计数据有机结合,借助图形变化趋势直观分析数据等。某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1亿”这样抽象的数学概念,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通过运用纸张、小棒、黄豆粒等具体的实物,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对“大数”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符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四)利用知识本质属性
图形的认识与研究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但图形对于小学生而言,较为抽象,在实际学习中总会遇到各种阻碍。在此情况下,渗透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困境。以平行与垂直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为例,学生初次接触几何图形,难以深刻理解,可利用图形的本质属性,帮助学生进行更加精确的学习。某教师通过0、1、90三个数字总结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即两条直线0个交点时,属于平行关系;1个交点时属于相交关系;1个交点且相交夹角均为90°时,属于垂直关系等。教师将数字与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关联,学生更容易理解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特征,由抽象的图形转变为实体化表象,有效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
结语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思维、学习方法的运用至关重要,但数学思维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和教师授课方法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在现今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希望我的研究分析对中小学的数学教学方法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同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45.
[2]林锦泉.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9(55):96.
[3]钱张培,刘效丽.例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数学化思想[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1):63~64.
[4]王晓丽.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之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