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2期   作者:和晓燕
[导读] 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

         和晓燕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城区第三完全小学 671400
         摘要: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它要求学生在面对数学知识或是数学问题时,能够将枯燥的数字形象化,借助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等形成数学运算。在小学数学思维培养中,教师应积极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性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重要性;培养方法
引言
         培养小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作为现代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教学任务,同时作为学生进行教学发现以及创造能力的基础。小学教育阶段属于学生教育教学过程的黄金时期。因此,小学数学学科在强化学生自身思维方向养成方面有着关键作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性分析
         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最为重要的参与者,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实施对象。新课改已经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与教学任务。数学思维能力具有原创性、敏捷性与灵活性的特点,体现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其实也是思维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传授相关的数学知识仅仅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当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上。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同时也为学生独立思考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也会调动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主动思考下更为深入地探索数学相关知识内容,为学生今后数学的综合学习奠定更为坚实的学习基础。
二、小学生数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一)开展情景化教学,深化学生数学体验感
         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小学数学更是为认识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而创设的,因此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情景的生活性。其次,教学情景创设应服务于学生数学知识学习,不应脱离于教学目标与数学课本。再次,情景化教学应立足于小学生视角,符合小学生认知与兴趣。最后,情景教学效果突出,故而应当频繁开展,又由于不可过于形式化,故而要适宜开展。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依据教学内容确定情景化教学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则应当尽可能将其融入到教学中。

如在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一节的学习过程中,在讲述完三角形特性及分类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系列以三角形为基本图形的生活常见物,如自行车架、篮球架、相机三角架、太阳能热水器、建筑及构筑物等,之后教师就可以一具体生活事物创设情景。如现学校需要再建设几个篮球场,因此需要购买6个篮球架,试讨论:篮球架上哪里有三角形?为什么是三角形而不是其他形状?三角形各边的关系是什么?通过回答这三个问题,学生将会全面掌握各三角形知识点。
         (二)引导小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必须高度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动手操作绝不是简单的身体动作,而是通过手脑协调参与,促使手使脑进一步发展。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真正要将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进行有机结合,让小学生能力在操作里面逐渐获取直观学习感知,进一步上升为数学知识理性认知,促使小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掌握这些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定理与运算法则,让小学生能够真正知其然也能够知其所以然,进一步促进小学生自身动手实践能力与数学思维水平的整体加强。比如,在进行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对应数学定理的过程中,能够让小学生充分开展动手动脑操作,积极运用所学的数学进一步分析三角形内角和的结果。小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活动,在十分直观的操作过程中开始建立丰富的数学知识感性认知,然后引导小学学生认真阅读数学教材,仔细进行数学思考,促使小学学生将操作活动过程实现理论化、系统化的整理。
         (三)运用直观模型,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小学阶段的数理知识具有一定程度的逻辑性,这对于思维还未发展成熟的教育对象来说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尽量减轻课堂知识的逻辑程度,可向教育对象展示直观的教具等实物,以通过视觉刺激激发大脑思维,从而降低逻辑思维的难度。教育对象在直接观察到具体的实物时,便可以在大脑中迅速做出相关的思考和反应,这样较单一的逻辑思维节省了大量的思考时间,并使教育对象印象深刻。在接收到问题的信息后,教育对象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对信息进行反应和处理,这对其思维发展和运用都是较为切实的锻炼。如教育工作者进行“可能性”的相关内容介绍时,便可以通过直观的展示为教育对象讲解其中的理论和逻辑关系。通过教育对象自己亲手实践验证得出结论,比单纯运用学科理论进行推理更为现实生动,教育对象在反复试验思考的过程中,也能够运用理论概念对不同问题进行分析解答,最终实现核心能力和素养的双重改善与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发挥兴趣的作用,以兴趣为出发点,结合教学情境创设、生活教育、校本教研等策略,不断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何立俭.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中华少年,2019(31):133+135.
[2]许银珠.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J].情感读本,2019(33):55.
[3]尹旸.小学教育中的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培养[J].知识文库,2019(21):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