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应才
云南省宣威市龙潭镇第一中学 655417
摘要:背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学习过程,改善学习方式”通过“采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数学的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也适当加入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掌握合作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的学习当中,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做到个性发展、快乐学习。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初中数学;数学教学
引言
随着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手段,尤其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课堂被广泛利用,这种学习方式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小组中,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相互探讨解决,每个人都能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影响。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数学素养。因此,本文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探究。
一、组建异质小组,优化生生互助关系
为了组建异质小组,笔者借助多元智能理论与分层教学理念认真划分了学生层次,具体的学生分层结果为:善于思考与创新,具备良好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且在数学考试中的成绩比较优异,而且能够根据认知需求全面整合数学知识,积极展开自主学习活动的学生;学习态度认真,做事细致,数学成绩普遍可以达到班级平均水平,而且能够跟上课堂教学进度的学生;学习态度消极敷衍,学习效能低下,且无法独立、自觉完成数学学习任务的学生。其中,第二类学生的整体人数最多,所以他们首先需要在同层次水平中寻找自己的同伴,初步形成2人小组;接着,这2人小组便要分别与第一类、第三类学生相互选择,最终构成4人小组。如此,则可确保组内成员的异质性与组际的同质性特征,可以为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活动做好充足准备。
二、重视小组内部分工合作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与个性,进行合理的小组任务分工。教师要制订一套学习规则,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发挥个人的价值,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奖罚的手段就是一个良好的监督控制手段,针对那些在小组合作中很好地完成了个人职责的学生应该予以积极奖励,并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
对于在小组合作中,表现消极的同学应该给予一定程度的惩罚,矫正其行为,从而更好地提升整个小组的学习水平与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为整个小组的学习做出更大的贡献,让学生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三、拓展合作范围,优化教学结构
小组合作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保障初中生的学习自主性,还可以通过同伴监督与互助作用促使初中生自觉完成预习、复习任务。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便要切实拓展合作教学范围,由此完善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切实改善本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比如,在“二次函数及其图像”一课课堂教学开始之前,笔者就要求该班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数学知识,使其自主分析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性质,希望学生可以积累自主学习经验。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展开课前预习,笔者便在课前预习环节组织了小组合作教学活动,即各小组要自主调整该组成员的学习计划,制订小组合作预习计划,合作讨论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知识,同时还要独立完成前置性预习作业检测任务,及时检测各个成员的预习成效。接着,各小组便要对比解题效果,针对异议进行集体讨论,初步调整该组成员的数学认识,由此完善课前预习质量。
四、优化小组评价,改善学生团队意识
在课堂上每个小组才是学习的基本单位,教师首先要关注的就是每个小组是否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是否能够积极高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在小组活动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评价这方面也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自己和他人做出评价。通过自评与互评,不仅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还能够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互相学习,汲取经验教训,争取更大的进步。例如:在象限角三角函数值的判断复习课上,请学生们分组讨论如何准确记忆各象限中三角函数值的正负,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评价一下别人的想法,给出自己的意见,通过面对面的评价,不但能够发现别人的优点,还能锻炼自己口头表达的能力,并能取长补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要客观分析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潜能,积极设立小组合作探究目标,针对学生个人特长明确个人职责,再以丰富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与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稳步提升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好充足准备,切实推动数学教育的素质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苏小红.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C].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一).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266-268.
[2]代小平.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探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93-194.
[3]潘溶溶.基于小组合作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