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亚春
贵州省兴义市第三中学 562400
摘要:物理这一学科,不但具备系统性强的特点,整体的逻辑性还十分强,因此在复习课上,教师必须要对物理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类,保证知识结构的严谨性,进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进而掌握物理知识。将思维导图的方式应用进来,不但可以将物理中的知识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还能通过画图的方式将物理知识更直观的展示到学生的面前,采取此种方式进行复习,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全面的掌握,进而建立更为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使学生的物理思维品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物理;复习路径
一、高中物理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1、复习形式单一
不同于新授课的教学,教师会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在复习课的教学阶段,多数教师会在过滤型、压缩型、题海型复习模式中择一。但无论哪种复习课类型,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复习课的教学教师往往会选择传统的讲授法主导整个复习课堂。过于单一的复习课堂教学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复习效率,但却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无法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2、复习目标不明确
虽然教师教学风格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复习模式,但是多多少少都会因侧重点的不同陷入误区,无法达成预计的教学效果。如“过滤型”复习课程不仅容易导致教师和学生对考试重点的主观臆断,还容易因为忽视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造成知识点的遗漏和知识结构的碎片化;“压缩型”复习模式无法对知识点进行详尽的解释,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对知识结构的积累记忆,无法实现深层次的理解;“题海型”复习课容易使学生陷入机械做题模式的困境,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源于课堂教学因侧重点的不同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故无法达成复习课教学的初衷。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复习路径
1、教授思维导图绘制方法
目前,使用电脑软件和手绘都可以绘制思维导图,虽然绘制的形式不同,但是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都是一样的。使用手绘时需要学生准备一张A4白纸和至少三种颜色的彩笔,使用白色的A4纸主要是因为白色纸不会引起创作者的分心。创作者需要把A4白纸横向放置,这样会提供更多的空间。思维导图的制作非常简单,但也需要掌握关键的步骤。当你确定好主题后,依据以下的11个步骤,你就可以制作合格的思维导图网。
第一步,收集所需要的资源,即在制作思维导图前,要先收集与主题相关的材料或者整理其他需要的信息,在制作物理思维导图所需要的资源不但包括高中必修和选修课本,还包括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同学们在需要时随时拿来使用。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中心图,即在中间部分画一幅有趣的中心图像表示主题,用维度和至少三种颜色增强它的视觉吸引力和冲击力,可以引起众多关联,巧妙地激发你的视觉和大脑活动。
第三步,确立基本排序观点,即需要用粗细相同、颜色不同的线条往四周发散构成思维导图的核心框架,延伸出来的主干就是基本排序观点。
第四步,制作三级分支,即基本排序观点是有主干延伸出来的二级分支,采用同样的方法用波浪式的、流动式的和具有吸引力的线条辐射出三级分支。
第五步,各分支使用趣味的图像,即用简明的图形、素描、符号与涂鸦可以使制作过程充满趣味性,并且使用图像时用到了大脑皮层的视觉、空间、颜色和逻辑等功能,能更好的激发创意。
第六步,选好关键词,即一个关键词更能刺激学习者的大脑皮层,从而使人记忆深刻。关键词的选取需要你深入的分析,这个过程就是提炼和深化的过程。
第七步,发挥联觉效应,即发挥触觉、嗅觉、视觉和味觉的联觉效应可以增强大脑处理信息和记忆的功能。
第八步,合理选用颜色和连接符号,即在不同等级的分支、图像和关键词都需要使用不同的颜色或者画线形状等符号,精心的设计能帮助创作者对主题周围的观点更好地分类和分级。
第九步,建立连接,即关键的区域,可以使用箭头和连线的方式在不同的分支建立联系,体现出不同观点之间的相关性。
第十步,使用恰当的分界线构建记忆群组,即构建复杂的思维导图,在不同的主题之间借助波浪形或者气泡形的形状把特定的观点圈在一起,最终使相互连接的观点圈形成一个记忆群组。
第十一步,保留空白空间,即思维导图不同的分支以及关键词之间要有适当的间隙,这样看起来才会更加清晰,视觉上也会更加美观。
2、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总结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在复习课上并没有对物理知识的整体结构进行梳理,也没有对物理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进行深人的分析,仅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此种方式,不但使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还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要对物理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充分的了解,并且以复习课的实际教学要求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而绘制思维导图,基于此,教师应将思维导图作为实际的依据,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充分的培养,通过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将某一知识点作为实际的切人方向、进而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使学生更加全面系统的复习和总结复杂的物理知识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主动的探究。
3、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思维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个体差异性较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在进行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中,可以以课堂的实际反馈情况作为主要的依据,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深人到学生群体之中,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出发点,进而调整教学方案。
举例来讲,在复习“浮力”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一些计算方法随机的列举出来:压力差法,称重法等,教师此时要引导学生将实际掌握的计算方法应用进来,进而进行计算。此时,教师就以某一个计算方法为例,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将实际的问题设置进来,进而鼓励学生积极的分析和解答,并且将最佳的计算方法应用进来,使问题得以解决。此种方式,能使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复习中,要想使学生的复习效率得到全面的提高,教师就要将思维导图方式应用进来,并且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使学生在进行知识点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达到循序渐进、不断深人的效果,最终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文斐.高中物理复习经验总结初探[J].中外交流,2018,(50):122.
[2]季玲.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中学物理,2018,000 (002):P.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