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2期   作者:刘克花
[导读]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

         刘克花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富乐镇沙戈寨完小 655815

         摘要: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充满兴趣。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
         
         一、布置课后作业,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小学生都很喜欢参与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活动,所以为了增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请学生在课后参与一些实际活动,这样能够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应用到实践生活当中去,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例如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有关“认识人民币”的内容后,为了让学生能够加深对于这节课的印象,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后作业,请学生的家长带着学生共同去超市购物,以往在超市内购物时都是家长付钱,这次家长应让学生自己付钱,这样学生不但认识了人民币,而且也提升了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创新数学活动的方式
         第一,小学数学教师应在课堂上进行数学建模。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数学建模,有助于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数学建模本身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数学建模需要运用一定的素材,而生活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成为数学建模的素材库,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然后当学生面对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时,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假设,从而构建数学模型。
         第二,小学数学教师应多组织一些数学课外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教学不应只限于课堂之上,通过组织课堂实践活动也可以渗透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课外活动,从而让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巩固数学知识。例如小学数学教师最近正在讲解有关植树方面的问题,那么数学教师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们到操场上观看校园内的树木,学生通过近距离地观察树木,能够明确的看出树木颗数和树木之间距离的关系。此时数学教师再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又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时,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校园内进行现场教学,教师可以结合记忆方向的儿歌让学生记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通过在室外学习“位置与方向”这节内容,学生知道了南与北相对,西与东相对,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等,这比传统的在课堂上进行授课会获得更高的效率。


         三、选择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素材
         (1)生活现实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这也给数学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小学数学教师应合理选择生活化教学素材,确保选择的教学素材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例如以《认识条形统计图》这节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调查本班级学生喜欢喝的饮料的品种(喜欢喝冰红茶的有12人、喜欢喝奶茶的有8人、喜欢喝可乐的有19人??),教师根据调查数据进行整合,最终得出调查结果,学生会感受到调查结果的真实性,然后教师将调查结果以条形统计图的形式显示出来,这样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班级中喜欢不同种类饮料的学生的人数。
         (2)数学现实
         教学素材不能盲目地从生活中的收集,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对素材做正确处理,使所选取的素材,富有生活气息而又不失科学性。例如:教师在引入《小数的乘法》时,可以借助“整数的乘法”;在引入“因数和倍数”时,就可以借助“整数除法”的算式;在引入“平行四边行的面积”时,就可以借助“长方形的面积”进行同类推理。
         四、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小学生易于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时,教师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电视剧《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剧照,并播放《西游记》的主题曲,从而让学生迅速进入《西游记》的场景中,此时教师这样说道:“同学们,我们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我们都知道孙悟空、猪八戒有着神奇的技能,猪八戒有四九三十六般变化,孙悟空的八九七十二变,而且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最终来到西天取得真经。”这时教师已经讲了几个有关九的乘法口诀,接下来教师便可以顺利地引入新课,开始《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又如在教学《小数的除法》这一课时,其中包含了分段计费法的内容,教师可以创设学生从家打车来到学校上课的情境,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经历去计算自己打出租车的费用,从而进行完美的生活情境导入。
         结束语:总而言之,对于部分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他们很难理解那些复杂的定理和抽象的图形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选择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难度并不高,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选择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素材,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从而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
         参考文献
         [1].钱凤梅.新课程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误区探略[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9).
         [2].朱飞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一道毕业水平测试题引发的反思[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