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壶峤镇中心小学 334603
摘要:小学阶段作为学生科学启蒙的初级阶段,孩子犹如白纸,养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习惯对其今后学习难度更深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小学数学课本内容中暗含许多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寻找其中的联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带领学生探索问题的答案,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在数学实践中不断运用知识。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究
引言
开放式教学的实质其实是对教学方式的一种新的变革,舍弃掉已经过时的教学方式及教育理念,将更贴近当今教学需求的元素融入课堂中,从而让小学数学的课堂也能富有人性化的特征,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符合实际的教学理念。数学是一门理科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课堂氛围容易陷入沉闷之中,而开放式教学的方式可以将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更加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之中,也会让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以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如教学方法运用不当,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与影响,许多教师均是运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开展数学教学,强调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未能注重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以及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是否存有较高的兴趣,在此情况下,许多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仅能够学习到一些较为浅显的知识,而难以深层次理解与掌握知识,不利于达成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1]。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教师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予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在提出某个问题之后,也快速让小学生加以回答,未能予以小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进而则难以深入分析与研究问题,导致小学生问题解答能力较差,与此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究
(二)拒绝单一形式,运用多元、开放的方式去启发学生的思考
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是开放式教学的特点,开放式教学通过结合现实场景、频繁的互动交流等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去引导学生去做出提问与假设、共同探究解决提出的问题、对合作的过程做交流总结,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技巧的多反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情景式教学是开放式教育的一种常见形式,也能够取得不错的教学成果。
(二)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思想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授数学课时只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首要,一味地灌输数学知识给学生,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这种教学情况,我国新课改教育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成为一个研究者,对教学的探讨不仅只满足于课本内容,更要潜心钻研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勇于探索创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是处在发展中的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在授课时不能再利用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需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进行因材施教,做到因时制宜
因教学对象有所不同,所以教学方法也不可千篇一律。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在新课改之下,应积极创新数学教学的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并做到因时制宜。这里所说的因材施教主要指的是,对于不同层次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策略,树立不同的教学目标,以便推动不同层次学生获得一同进步,让学生得到更适合他的培养方式,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拉动班级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在班级内部形成共同成长与进步的良好教学氛围。
(四)活用教材,实现教学内容开放
要想实现教学内容开放,教师就需要建立教材观,活用教材。新课改背景下的教材观要求教材从“知识性”向“资源性”转变,教材应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来看待,而不是应该成为唯一资源。这就像一条射线,教材上的知识只是端点,由端点延伸出来的,结合各种生活经验,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过的知识才会形成长久的记忆。课本并不是知识的全部,在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点时,它只是一把钥匙,让我们拥有了最基础的知识理论框架体系,在这个框架下,我们的探寻、摸索都会让我们发现数学的魅力所在。
结束语
开放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理解学科知识,并掌握数学的逻辑思考方式。这就凸显出了教学过程的重要性,教师要将这四十分钟利用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参与度高了,通过自己探究得来的知识,理解程度和对知识的全面掌握都会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罗巧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7(32):12-13.
[2]林锦川.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究[J].时代教育,2016(04):210.
[3]刘佃梅,魏同法.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