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黎雪
贵州省兴义市万屯镇兴化中心学校 562400
摘要:物理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课堂复习的过程中,需要对概念或公式进行讲解。由于这些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它们不容易进行深度理解。思维导图就能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同时也能够补充一些被遗漏的课程知识点,进而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认知与实践运用能力。因此,物理教师要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来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为学生营造出更加精彩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提高物理课堂的复习质量。鉴于此,本文对初中物理复习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物理;复习复习;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物理课程复习,主要是对过去知识的巩固和复习。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从复习内容来讲,学生接触的不再是新颖的知识,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复习的速度和重点也各不相同。教师要及时解决学生在复习课上所遇到的问题。
一、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运用的意义
复习是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的整理和总结,使它变得有条理、有系统、构成知识框架。复习课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常见的基本课型,是对已学知识的再次升华。而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工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开拓学生的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做事情的条理性,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复习。
1、思维导图的内涵与作用
“思维导图”也称心智导图,它有效利用左右脑的不同机能,充分发挥记忆、想象,用科学的方法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艺术展现。它是形象化地把思维以图形模式展现,简单、直观、有效,且实用性很强。它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常用关键词、特殊图形、不同颜色等途径建立记忆链接。有效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帮助人们在知识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提升学科素养。
2、思维导图对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有效性
思维导图在课堂中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受以往教学模式的影响,老师在物理复习课中往往以梳理和讲解知识为主,这样的教学比较乏味,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思维导图模式下的教学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能系统地构建一定领域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允许学生拥有个性化的想法,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思维导图也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在自评中学会自我肯定,在互评中思考存在的问题,通过辨析、矫正,来完善知识体系。
二、初中物理复习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1、构建体系,形成网状知识思维
物理课的章节是严格按照知识体系模块来划分的,每一章节都是一个完整模块,而章节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一般呈现出递进关系。对章节知识的复习,要能体现知识的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在期中和期末复习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统筹章节、全面梳理、整体巩固的策略。这种阶段性总复习要求高精度的提炼,学生要关注重要知识点,注意思维导图分支层数量的把控。由于这种导图包含信息量大,需要更加关注层级间的关系,要尽可能用精练的信息呈现知识体系。
2、重视思维导图与生活实际的整合
传统的复习模式已不能指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深度探究,也无法让教师立足于课堂复习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科素养。因此,物理教师需要借助创新性的复习手段对初中生开展高水准的课程复习,打造精彩的物理复习课堂。初中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很多学生不愿意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运用中,未能对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梳理和正确认知。而生活实际和物理学科知识有着比较强的关联性,教师通过生活资源的合理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更深层面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物理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和生活实际进行整合,引导初中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例如,在进行“物态变化”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中,物理教师就可从生活实际来指导学生制定思维导图,让他们在梳理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学习规律。在思维导图的指导下,初中生可以对升华与凝华、熔化与凝固等物理知识点进行有效探索,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在生活中的体系。这样,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梳理,对物态变化现象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强化学生物理学习的效果。
3、及时巩固,不断完善知识体系
根据知识层次的不同,绘制思维导图隶属关系的层级数量是各异的。随着知识量的增加,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同学们绘制的思维导图将更加完善。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绘制完成的思维导图拿给哥哥、姐姐或高年级的同学看一看,让他们给出更好的建议,不断完善、提高作品质量。这样也能起到查缺补漏、不断完善知识体系。
4、巧用思维导图启发学生解题思路
思维导图工具不仅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基本概念和构建物理学知识体系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帮助启发学生解题思路。因为物理学科和其他理科学科一样,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辨能力。教师可以在具体的复习实践过程中启发学生自主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梳理出物理题中的已知条件、潜在条件和问题,最终确定解题步骤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的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采用思维导图来激发学生用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比如,一线物理教师可以在具体的复习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一边读题目要求和图形中蕴含的信息,一边制作思维导图,并且通过正向和逆向思维解决问题。正向思维即从已知条件出发来推导出问题的答案,而逆向思维则是从问题出发,找到需要的解题条件,并进而一步一步解决问题。物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根据具体的问题采用正向或逆向的解题思路,并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得出最终的答案。
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在解决物理习题时具有畏难情绪,而运用思维导图工具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焦虑感,还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捕捉题目中的信息,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三、结语
总之,将形象的思维导图融入到初中物理复习中,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地感知物理现象,丰富其表象储备,而表象积累得越丰富,越有助于形象思维的发展。因此,广大初中物理教师要不断进行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各种复习策略。
参考文献:
[1]柏圣杰.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复习中的应用[J].人文之友,2018,10(18):233.
[2]李广辉.思维导图在物理中考复习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A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