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育的价值与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2期   作者:张娟妮
[导读] 小学低年级是链接着幼儿与儿童时期的关键节点,

         张娟妮
         西安高新第一学校(陕西 西安)710000

         摘要:小学低年级是链接着幼儿与儿童时期的关键节点,也是孩子从认知外界到逐步形成思维模式的重要环节。心理学家认为,幼教与小学课程教学除了学习学科知识之外,都有着各自的特殊作用,即启动思维的作用。例如绘本这一形式就是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来启发幼儿的情感生成与形象思维;小学数学这一学科就是启发儿童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而往往拥有健全思维能力的学生才能独立完成今后的学业。
         
         关键词:绘本、数学、价值
         
         引言:绘本是源自于西方幼儿教育的一种图书阅读形式,后经过日本平假名译为“繪本”后传入中国。旨在以直观的形式来启发幼儿进行形象思维,更符合幼儿的思维模式,因此也被称之为“人生第一本书”。而按照思维模式发展规律来看,形象思维是思维的基石,在进入小学,学生接触到数学科目时,有了数字运算的概念并详加掌握,才会逐步生成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一、绘本的价值
         绘本是以简练的语言与优美的图画构成的一种读物,之所以对幼儿及儿童构成吸引,就在于它有着简洁的图画,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又不会晦涩难懂,适于这个年龄段的特殊读者。绘本中的图画虽然简单,却能够准确传递有用的信息,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增长见闻。
         幼儿第一次阅读体验极大程度影响着他一生的阅读兴趣。绘本以图画为主,语言为辅,不受文化背景的限制,因而也显露出这方面的优势,它给了幼儿一个轻松愉快的起点,使他们对阅读、学习萌生了最初的兴趣,并善于探索和总结。
         绘本培养了幼儿的认知能力。对于颜色、线条、事物及其之间的关系,绘本都能很好地给幼儿呈现出来。幼儿在指导下阅读绘本,可以说是他们早期认知世界过程的一个缩影。而教师或者家长作为这个“指导”的主体,选择优质的绘本并善加运用,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亲子关系。
         二、数学的特点
         幼儿与儿童阶段虽说是相连着的,但二者之间成长阶段与思维模式有着不小的差别。在这里的幼儿时期即指学龄前幼儿园阶段,儿童时期特指整个小学阶段。
         学校与家庭、幼儿园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对知识的掌握一定会经历一个各学科细分的阶段,我们要学习有着完全不同规律的具体学科,而这些就要在学校中完成,其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就是数学。
         说起数学,特指小学数学,少不了学生对“数量”与“运算”的掌握。

其中“数量”与初级加减运算可以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来,到了乘除运算乃至后来的分数、小数就开始涉及到抽象思维。显然,抽象思维比形象思维更复杂,更困难,这也是一些学生学习数学吃力的原因所在,但不可否认的是,抽象思维是形象思维转化而来的,与形象思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建立了抽象思维,我们才能在数学学习中引入概念、公式、定理等等,这就是数学这一学科的规律特点。
         三、绘本与数学的联系
         绘本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主要出现在幼儿园阶段,而数学则是小学的基础学科,这二者看似不搭边,实则有可以相互联系,达到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作用。
         如果说绘本的服务对象只是幼儿是不恰当的,它也可以为儿童学习课程知识提供高效的辅助。首先从兴趣着手,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儿童对于绘本仍然是倍感亲切的,而绘本简约的风格也可以让儿童增进学习兴趣,从而弥补儿童对数学课程兴趣的不足。
         其次,绘本还有一大功能就是启发人的想象力,使其思维开阔。幼儿的想象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要通过各种体验与指导获得,早在幼儿阶段,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正确指导下,让幼儿获得丰富的体验,那么他就具备足够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放在小学阶段继续通过对具体学科知识进行体验和被指导,就可以演化发展成为举一反三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再次,数学教学中融入绘本就可以让许多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例如,绘本中鸡鸭混在一起,鸡有五只,鸭有三只,鸡比鸭多两只,那么这个“多”的概念与多出来的具体的量就可以通过绘本展现出来。
         最后,数学本质上是一门实用性学科,需要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脱离了实际生活的数学应用题令人费解,脱离了实际生活的运算解题也会变得毫无意义。绘本的编写同样源于生活,以绘本的方式来记录生活片段,将诸多情景还原再融入到数学的教学中,则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们发现,人教版小学数学的第一堂课并没有给学生讲任何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而是先通过图画引入了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的概念,借此来帮助儿童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这可以说是逻辑思维的萌芽,而我们呵护好这颗“萌芽”,便有助于今后开展较为复杂的数学教学。(换成北师大版案例)
         
         结语:总而言之,绘本与数学,乃至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一切学科都有着联系、辅助的作用。我们不要低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但也不可高估他们的学习能力,通过掌握不同学科教学内容的内在规律,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才是王道。
         
         
         
         参考文献:
         [1]王燕.分析小学低年段数学绘本阅读有效指导[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175.
         [2]王晓琳.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