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2期   作者:  何红平
[导读] 历史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
        
         何红平
         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黄潭中学 431708
         摘要:历史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在历史的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对民族和国家拥有更多的理解和认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爱国情怀是每一个初中生都应该具备的,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拥有爱国情怀的优秀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因此,在历史的教学中,引入爱国情怀的培养目标,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得到优秀文化和精神的熏陶,引导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爱国情怀;初中历史;渗透
引言
         简而言之,历史就是过去,不能被重复和复制。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历史的重现和反思。理解昨天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明天。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不谈论历史,一个国家就难以发展和成长。因此,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教育的育人之路还很长。因此,本文对爱国情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一、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传递爱国情感
         初中生处于认知世界的重要阶段,他们即将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教师要在历史案例教学中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中同样蕴含了丰富而深厚的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内涵是学生时代的宝贵财富。因此,教师要积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历史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看历史故事与人物图片来传承民族精神内涵与思想。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与记忆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古代、近代史、现代史以及世界史。教师要借助多媒体与互联网来搜集相关的文字材料、影像材料等内容,运用这些资料作为课堂导入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朗读具体内容,为学生创设历史情景,引导他们站在历史角度上去看待历史事件,使得学生爱国热情得到激发。同时,教师要选取合适的课外实践课程来为学生播放爱国类题材电影,如《战狼》,加强对学生爱国精神培养,让他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支柱地位。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来讲解历史故事与播放爱国电影,既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又能够有效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通过情境创设渗透“爱国情怀”
         情境创设是历史教学中比较常见教学方法,教师以历史教材内容为基础,通过语言的描述和图像数据传输,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虚拟、可感知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调动,进入到教师创设的历史情境中。

同时,对于无法用言语表述,或者为了让学生可以更清晰准确的了解到有关的历史背景,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同时期的影像资料,利用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创建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情境,更加有代入感。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辩论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辩论的情境中抒发出的观点和意见,在辩论中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和体会。比如,如果你是中国古代封建时期或雅典民主政治时期的统治者,你会采用哪种方式来治理国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总结。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情境创设,让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历史问题,站在国家的立场去分析历史,这样获得的感受和领悟会更加深刻。
三、重视挖掘课本内涵
         初中历史课程知识面广,知识点分散。为了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一些初中历史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担当历史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记忆相对分散的历史知识。这很容易干扰学生的历史学习,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素质,难以达到育人的目的。例如,在初中历史“鸦片战争”这一板块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强迫学生记住《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而没有引导学生思考其内涵、影响,也没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导致学生只是知道有这一条约的存在,而这一条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巨大的影响却一问三不知。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教材内容,营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根据“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条款,教师可以介绍在香港回归祖国时传唱全国的《七子之歌》,并播放音像资料。这些文化教育资料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加强历史认知,拓宽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引用现代历史背景,增强民族自豪感
         初中现代史教学对初中生爱国情怀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从初中生角度出发,他们思维方式正处于发展阶段,再加上青春期的影响,他们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较强,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想因素的影响。在现代新媒体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微信、QQ、微博等网络平台成为学生生活与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其中难免会涉及到不良思想,以致于学生健康心灵受到腐蚀。因此,教师要在讲解现代史同时,要提及中国梦与核心价值观等内容,逐步提升学生思想文化境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在教学八年级下册中“科学技术的成就”两课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及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奋斗历程,强烈体现他对祖国的热爱,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实现历史教学中爱国情怀的渗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的核心素养是初中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可用资源,并结合史料和网络上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戴建华,李霞,陈庚.关于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研究中的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103-104.
[2]刘东伟.爱国情怀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教育观察,2019,8(37):66-67.
[3]林丽霞.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C]..教师教育论坛(第二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32-3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