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情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 338000
摘要:地理是初中阶段开设的新课程。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地理学知识,大多感到无所适从。死记硬背的方式并不适合地理学习。地理教师需要利用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迅速适应地理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渗透,融入乡土地理文化,分析当地地理环境,精心设计生活化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传递给学生人地协调的发展理念。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各学科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若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更好地回归到生活中,在生活中进行地理知识和地理经验的积累,并用课堂上学习到的地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地理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如天气预报、温室效应及大气污染等问题都和地理有着直接关系。通过地理学习,学生能了解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从而将地理的实用性很好地体现出来。其次,将地理知识和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在一起,能够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的探究,从而将地理和生活的密切性很好地体现出来。最后,生活教学能够改变以往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将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推理,进而将地理的科学性很好地体现出来。总之,生活化教学能够帮助教师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生活化学习情境
笔者认为,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让课本上呆板的文字“动起来”,在激发学生对地理课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教学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讲解世界地形相关知识时,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世界自然风光纪录片的片段,如美丽的阿尔卑斯山、刚果盆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等,利用不同的地形知识,在各个地理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思考是什么力量造就了世界迥然不同的地形。教师可以结合地理纪录片导入基本的地理概念,如海拔、相对高度、山地、丘陵等。生动、直观的地理纪录片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消化这些地理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识别地图上的地形,如在地图上辨别山脊和山谷,从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分析地势和海拔,这也是最基本的地理识图能力。微视频可以帮助地理教师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展示三维立体图形,俯瞰地势,分析海拔对地形的影响,帮助学生从地图中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如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为山脊,反之则为山谷,盆地等高线图数值由中间向四周升高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
(二)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实践能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部分。地理教师要积极组织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分析地理信息,构建地理模型,树立人与自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例如,在“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节,教材主要从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进行了宏观的分析。地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这三大方面对家乡环境进行调研。这是开展地理深度学习的好机会。学生可以自由分组,调研当地的自然环境,通过在图书馆查阅资料、采访家中老人、走访当地博物馆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发展轨迹。随后,学生可以结合搜集的资料进行讨论,了解主要河流的长度、流经区域等,绘制家乡河流流域图;绘制当地地图,标注主要地形、海拔高度,以及当地海拔最高的一座山脉。这样,学生的自主调研和学习能力会得到提升。地理教师可以把本节课学生绘制的家乡河流图、地形图收集起来,汇编为校本地理课程,为后续教学提供优质素材。
(三)课后作业生活化
生活化教育对初中地理教学非常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开展生活化教学,还需要将生活化模式运用到课后作业中。课后作业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需要打破以往传统练习方式的限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地理知识的运用。为了做到这点,教师可以运用主题活动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在讲到“我爱祖国大好河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收集一些和我国地理有关的内容,如人文内容、地理内容等。通过这种主题活动,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结束语
让地理教学实现全面生活化并不能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生活化教学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吸取前人的教学经验,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总结出新的理论与经验。对于学生来讲,教师灵活地将生活融入地理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紧密地连接理论与实践,引导学生对大自然形成更加全面的认知,培育学生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之情,推动教学质量的实效性提高。
参考文献
[1]闵亮.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2):86.
[2]丁青敏.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方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2):59.
[3]陶宁.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