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光昌
贵阳市白云区第一高级中学 550014
摘要:探究性学习方法基于学生对未知事物的的好奇心理,通过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意识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而高中地理学科是与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一门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各项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高中地理学科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中;地理教学
引言:高中学生的生理特点普遍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是综合培养青少年实践能力、学习能力、自主创新意识的黄金阶段。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教师应当摒弃陈旧的教学思想和课堂模式,借助多媒体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法来全面培养学生。同时采用科学的教育理念,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就教材内容展开探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讨论,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为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探究理念下开展高中地理课堂的价值
(一).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
高中地理学科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关于风土人情的人文地理,另一个则是介绍我国交通地貌的自然地理。无论其哪个组成部分,都与学生今后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因此灵活的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对于即将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的高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中以探究性学习理念展开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并结合实际生活去解读教材内容,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点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讲解不同的区位因素对农作物的影响时,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常见农作物进行分析。这样便于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能力去分析教学内容,并结合现实去主动思考,易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1]。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多是教师单方面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及积极性。而在基于探究理念的教学模式,则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从而提高了对知识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教学难点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进行“行星风系”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低纬度和高纬度之间的阳光辐射强度存在那些差异,同时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有哪些影响。结合现实去理解这一知识点的涵义。
二.探究理念在高中地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一).鼓励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模式”
探究性学习的具体应用,强调的是不光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群体自身的互动性也很重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创建学习小组,针对教材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展开讨论和思考,同时去依靠网络技术去收集跟问题有关的学习资料来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还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进行“影响旅游地区人流量因素”的学习内容时,教师指出具体的资料查询方式以及查询方向,接着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自行收集资料来进行研究。如根据景点地理特点判断有哪些交通方式,景点在社会上的关注度,以及及景点周边的配套设施是否齐全来思考。这些资料的收集工作很难由个人来单独实现,但以小组的接合的形式则可明确对收集资料的工作进行分工[2]。让每个人收集不同的内容,最后汇总到一起进行讨论。
(二).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高中地理学科的知识层面不光涉及到我国的山川河流分布情况,它要求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包裹地球乃至整个宇宙的探究。因此其涵盖的知识点相当庞大。教材内容只是作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索。如果想要加深学生的理解,扩展学生的知识储备,就必须结合当下先进的多媒体技术。
例如在“厄尔尼塔现象”的研究时,通过语言很难让学生理解这种现象的具体发生方式,因此可以结合影音图片等资料来为学生详细讲解。引发学生对这种现象的好奇心理,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大气运动、海洋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结合这种现象的多发季节,从而意识到厄尔尼塔现象的发生与水热平衡有关。使学生对乏味的理论知识有了新的掌握技巧
(三).巧设问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教师应该围绕以下三点来设立问题,以此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问题要与教学内容具有密切的相关性;2.问题要有可延续性,在引起学生的思考后,继而使学生产生新的疑惑,从而自动进入到教学场景当中;3.教师要把控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设计,避免太难从而打消学生热情,也避免过于简单无法引发学生的思考[3]。
结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将地理知识由浅入深的铺设在学生面前,通过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来一步步引导学生走进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在掌握新知识点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其展开延伸探究,并结合已有的知识,对学习内容有全新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谭玲,余光辉.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羊山湿地研学旅行方案设计[J].社会科学前沿,2019,8(11):1952-1957.
[2]侯月琴,仲小敏,刘洋.基于海洋意识培养的高中地理主题教学设计[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21(4):74-77.
[3]周兴华.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学科思维的必要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