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合肥师范附小三小 230000
摘要:体育课作为小学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具有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作用。长期以来体育作为一门学科,在如今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形势下,显得越来越重要,得到师生与家长的高度重视,加之体育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为此,有必要引入更多体育游戏,让小学体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应用策略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心理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在这一阶段进行体育教学,一方面能够让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育。但是,由于教育模式落后,教学方法理念也比较陈旧,导致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效率较差,不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当前对于游戏教学法应用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非常重要。
一、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便于开展
体育游戏具有易行性、知识性、智能性、娱乐性、普及性以及趣味性等特征。那些体育设施不是很好的学校,可以将体育游戏的易行性运用好,这样就能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丰富。体育游戏不仅给小学生带来快乐,而且让他们深切体会到了竞争的乐趣,刺激中枢神经兴奋。体育游戏是非常容易开展的,根本不受体育器材和场地的限制,可以将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都作为其内容,简单而容易操作,推广和普及也很方便。
学生对体育游戏都十分感兴趣,这是由于体育游戏具有吸引人的情节,也有激发斗志的竞争,而且还具有直观性、生活性以及思想性,生动活泼的形式又是吸引学生的一大利器。所以,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很好地促进完成体育教学内容,帮助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体育游戏能够很好地起到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的作用,尤其是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一些学生难免娇生惯养,使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学校可以针对这种实际情况选择开展“红军不怕远征难”之类的体育游戏,在游戏中模仿当年的长征障碍,设置“爬雪山”“过草地”“大渡河”等环节,让学生体验当年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艰难,克服重重困难之后到达“延安”会师。在这样你追我赶的竞争环境下,学生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够学到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吃苦耐劳的品质,学生十分喜欢这样的体育游戏。
2、寓教于乐
游戏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要有一定的规则,没有规则的游戏是无法开展和进行的,游戏的规则和要求保证了游戏顺利、安全、公平、公正地开展,可以调节参与游戏的学生的关系,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教育也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来深刻分析和认识体育游戏与体力劳动之间的相同点和区别。
学生的情绪很容易被游戏的情节所感染,并因此使学生对游戏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其中,让体育教学的课堂不再沉闷,同时,学生还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采取各种办法克服困难,快速选择最有利的决策,从而最好地完成游戏任务,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包括体能、智力、技能、技术、知识等各个方面。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的应用策略
1、创设合理的游戏情境,调动学生的热情
为了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教师应创设良好的体育游戏情境,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点,竭尽全力营造活跃的氛围,构建生动、愉悦的小学体育课堂。对此,教师应设计趣味十足的体育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以“立定跳远”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以往以小组为单位、沙坑练习为主的单一练习模式改变,运用模仿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对青蛙跳跃的动作和形态进行观察,然后再展开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各种各样的语言鼓励表演学生,并配上示范动作,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升,主动投入到练习之中。如,创设“青蛙跳跳跳”的游戏情境:小青蛙,跳跳跳,跟着老师一起跳,比比谁跳得更远,看谁动作最规范!这样,便能充分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通常会借助自身好胜心强的心理,积极主动投入到体育游戏之中。
2、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合理开展体育游戏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动性和好奇心,在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的各项特征相结合开展游戏教学,以此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体育教学之中。
比如,教师可以和小学生的年龄、性格、体能等相结合开展相应的体育教学,就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设置弯道速跑、篮球竞赛的体育活动明显和小学生的特点不相符,教师应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相结合设置“老鹰捉小鸡”、“过独木桥”、“丢手绢”等游戏活动;而就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足球比赛、拔河比赛等竞技类的体育游戏教学,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的过程中,使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得到增强,以便于今后更好地展开体育学习。此外,教师可以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和其他学科开展体育游戏教学,如,在跳绳游戏教学中,在一组学生参与跳绳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另一组学生则要在一旁计数,在学生运动的过程中,还能促进其数学计算能力提高。
3、突出趣味游戏的合作性、规则性
当前,由于家庭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很多学生养成了过于自我、不懂合作、缺少公平竞争意识、不守规则等诸多不良习惯,这样的他们在将来是很难融入社会、得到社会认可的,同时也难以对社会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而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感、合作能力以及规则意识等,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就应当着重哭出趣味游戏的合作性、规则性。
例如,每一次的体育趣味游戏开展,教师都必须要制定明确的规则,并向学生讲清楚,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明白,如果出现了违反规则的情况,就需要接受“惩罚”,被“淘汰、禁赛”,再者是应当多设计一些小组合作开展的体育趣味游戏,让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到集体的重要性,以及相互合作的必要性,从而切实增强学生的集体感、合作能力以及规则意识等,这对于他们的长远发展来说,更为有利。
三、结语
体育游戏被广泛运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只有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运用体育游戏,学生才能更好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体育教师要尽可能保持体育游戏的新鲜性,不断更新、改进和创造,从而不断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瑞士.中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J].体育时空,2018,(24):138.
[2]袁全.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18,(3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