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燕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世纪城小学 550081
摘要:戏曲作为我国一种不朽的文化遗产,其自身的发展及流传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并且,戏曲在某些方面既能够彰显出我国的传统文化,也能够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对此,教师们应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戏曲教学,调动学生兴趣,加强教学质量。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融入戏曲教学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融入戏曲教学
引言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许多风格各异的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无论是从文学还是思想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然而由于现代教育对戏曲艺术教育的不重视,导致戏曲在中国人身上的传承逐渐流失,许多年轻人和小孩都对戏曲感到十分陌生,缺乏欣赏戏曲的艺术品位,如此下去我国的戏曲艺术将面临着失传的命运。小学音乐是学生的音乐启蒙教育,这一阶段的音乐学习会对学生未来的审美观念及艺术鉴赏能力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小学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学会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巧妙融入戏曲教学,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戏曲表演的视频,增强师生互动,为学生提供戏曲表演的机会,将戏曲元素与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结合起来,通过这些创新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对于戏曲艺术的认知和兴趣,加深学生对于戏曲的热爱,更好地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提升自身艺术修养和道德修养。
一、提高教师戏曲修养,提升教学质量
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融入戏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不高,对于戏曲艺术的了解和掌握不深,在教学时也无法真正将戏曲知识深入浅出的教授给学生,许多教师在进行戏曲教学时大都是在讲课前临时抱佛脚地了解了一下相关知识,之后在课堂上不经加工地全盘灌输给学生,小学生普遍认知能力不强,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无法有效进行理解,需要教师将知识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加工转化成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具体详细地进行讲解,要做到以上要求,教师需要不断进行学习深造,努力提高自身的戏曲艺术修养,对戏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在具备较为专业的戏曲知识后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从而保障戏曲教学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平时的空余时间在网上通过网校报名学习戏曲相关知识,或者参加一些戏曲表演的培训,还可以搜索戏曲相关纪录片观看,去图书馆借阅与戏曲知识相关的书籍,通过各种途径来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戏曲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融合戏曲相关的故事
小学生的年纪比较低,倘若一味对其灌输理论性知识,那么学生很容易就会产生疲惫感,对此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些戏曲类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故事为背景,组织学生对戏曲的唱词旋律以及节奏进行了解。
例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谁说女子不如男时》,就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戏曲的背景。花木兰本身只是一个普通的闺中小姐,接到父亲要从军的消息后,十分担心。由于父亲年龄大,弟弟还未长大,家中无人从军,体恤父母、关爱兄弟的花木兰选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并且获取胜利。当学生了解到这样的故事后,就能够理解戏曲内容,缓解自身的学习难度。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戏曲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排练。针对“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一句,教师就可以鼓励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花木兰和刘大哥,对当时的场景进行想象表演,以此加深学生对戏曲所要表达的情感的理解,丰富学生的兴趣意识,强化学生的学习素养。
三、通过模仿的形式进行戏曲表演模式的教学
经过大量的实践调查发现,学生们在小学阶段的学习都是以模仿学习为主,并且模仿之后的学习效率与质量都较高,这也就为戏曲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教学方式。在戏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使戏曲课程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与意义,可以要求学生们对戏曲的某一段内容进行模仿表演。如果对戏曲进行系统性的教学,其教学工作量非常大,在教学期间所规定的课时远远不能够满足戏曲课程的教学需求,因此,在进行小学阶段的戏曲教学过程中,大
多数都是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教学,从某一戏曲的经典内容逐渐延伸到其他知识。目前戏曲课程的教学内容逐渐趋于简单化,如果想要提升整体戏曲课程
教学的质量,就要求学生们在该段戏曲内容的演唱过程中逐渐体会到该种戏曲内容的内涵以及精髓所在。戏曲本身具有多个种类,也就具有多种唱腔,学生们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以及模仿才能够掌握到其中的精髓所在,同时这也就体现出教师的范唱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范唱来展现出自身的特长以及戏曲曲目的特征腔调所在。举例来说,在进行豫剧名曲《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豫剧本身源于河南,该曲目通篇运用河南方言进行演唱,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河南方言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其中的河南方言对于学生们来说生动有趣,包括“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等,在学生们进行体验模仿的过程中,就会对戏曲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产生学习的动力。通过这种对话表演模仿唱腔的方式,使学生们能够体会到该首曲目的创作内涵,并且还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戏曲学习氛围,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的逐渐稳定,文化交融也逐渐强烈,不少外国文化涌入我国,对当代年轻人的文化意识形成冲击。对此,全面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就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一项任务。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戏曲教学,既能够优化学生的学习意识,丰富学生的民族素养,也能够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保护。
参考文献
[1]陈莉萍.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戏曲教学研究探讨[J].北方音乐,2020(14):151-152.
[2]郑永兵.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音乐游戏[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66-367.
[3]李献献.小学音乐课堂引入戏曲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