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楠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育才小学 324200
一、问题的由来与分析
农村小学,生源结构复杂,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这两大类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乡音,这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英语发音。其中有些学生怕读不准被其它同学嘲笑而不敢开口。其次英语在发音上与汉语存在着很大差距,发音注意开口度,舌位,声带振动与否、气流是否受阻碍。学生一开始很不适应,常会把这个音发成另一个音,甚至有时会张着嘴巴,不知如何开口。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对于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新鲜感与陌生感,对于小学生,它往往会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母语经验应用于英语学习中。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学生把英语汉化的情况,把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混搅起来,在一些难记的单词句子下标一些汉字或符号,有些学生在朗读单词或句子时,就看着自己标的汉字或符号来读, 导致有些学生单独面对英语单词句子朗读时就去回想当时记的汉字是什么,把英语汉化,中英混淆起来,表现为读音汉化、书写汉化。还有许多学生出现了在口语上表现不错,开口会说、或看到实物或图片会用英语表达出来,但是单独面对英语单词时就不认识的现象;有些学生能流利地和教师进行简单的对话,但翻开课本却不知在哪一页,哪一句,更不用说从对话中抽出一个句子来认读了。许多小学生学英语就如鹦鹉学舌,没有把音义结合起来,读了半天英语仍不解其意。比如单词教学,我们常会发现让学生做朗读单词的接龙,第一个学生的朗读是模仿老师读,第二个学生是模仿第一个学生读,第三个学生在模仿第二个学生读时,读音发生了改变读错了,第四、第五个学生也会跟着读错,因为他们在朗读单词时有口无心,人云亦云,没有把单词的音和意思结合起来。我们也常会发现有些学生把对话背得滚瓜烂熟,但若单独地拿出一些单词或一句话,学生却读不出来,问其意更不知所云,更谈不上将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了!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
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由于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遇到了一些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调动低段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呢?“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学生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作为教师我要引导好学生少走弯路,把好低段学生英语学习的入门关,通过丰富情感、渗透文化、养成习惯等方面,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充分运用游戏教学,创设情景,小组合作方式等强化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丰富情感,培养兴趣
众所周知,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是与他人交流,进行人际交往,而情感态度往往会从语言表达中流露出来。语言的恰当使用,有助于沟通情感,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友谊。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助于学生积极投入到语言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提高学习效果。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法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采取宽容态度,鼓励他们多说;要经常关心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不要吝啬简单的表扬语。
(二)渗透文化,激发兴趣
文化是语言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只有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才能真正地理解和表情达意。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贪玩,好奇心强,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适时地介绍一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就象征着不同的喻意,教学中有这么一句话“I like pigs.”(我喜欢猪。),不少同学读到这里都笑了出来,于是我便问了一些同学“What do you like?”(你喜欢什么?)
不少同学特别是女同学告诉我“I like cats.”(我喜欢猫。)于是我给他们解释了一下,虽然pig(猪)在我国一般有着“好吃、懒做”的含义,是贬义的,而在西方却是财富的象征;相反cat(猫)在西方则指的是魔鬼的化身,如“She is a cat.”不是说她像猫一样很可爱、很温柔,其真正的含义是指她的心地很恶毒。通过这种文化差异的介绍,调起学生的好奇心,刺激他们想知道更多的文化知识,从而爱上英语,慢慢学会用英语来思维,进而从根本上避免了英语汉化。
(三)养成习惯,保持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朗读英语时,教师要要求学生做到“四到”,即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语言学习活动。特别是对于低段的学生,可让学生进行指读。因为低年级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有时候教师或录音的朗读开始了他还在做自己的事情,或者光跟着张嘴,心思还没有投入进来。指读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对单词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读到哪,指到哪,既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又训练了学生认读单词、句子的能力,从而避免了认读脱节。
(四)精于教学,强化兴趣
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时间集中在课堂,怎样有效地利用课堂,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教师要勤于钻研教材,在认真备每一节课时,心中要明确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要根据每个班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创设多种活动形式进行教学,巧妙运用游戏、情境、合作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兴趣。
1.游戏教学强化记忆
游戏教学就是把枯燥的学习内容和机械操练变成了充满趣味性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做游戏“玩”的过程中,无意识地记住所学的知识,进而达到“寓教于乐”强化学生记忆的目的。
2.情境教学强化理解
情景教学可使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得到统一,可以使智力因素作用与非智力因素作用得到统一,它在认知方面具有启迪学生的可暗示性。学生必须浸在英语里面,而不是不时地喷一点水,他必须全身投入到水中,感到自然,作为一位游戏能手而左右逢源。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过的语言材料。
3.合作学习强化运用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除了对孩子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具有很大作用外,它对智力因素的开发更具有独具效果。人们普遍认为,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加速学习,改善记忆和回忆,养成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解决问题的成效
通过“把好农村小学英语入门教学关的问题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三年级的学生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了,对英语的学习不会产生抵触的情绪,相关的学习英语的不良习惯大部分得到了改善,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课堂采取的多种形式的激趣教育,也让学生越来越喜欢英语课。以下是我一年来的收获:
(一)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全面发展。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形式多样,教师大胆地创设情境,通过扮演角色、合作学习等形式锻炼入门学生的会话表演能力,老师不用再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去辅导刚入门的学生。大部分同学在课堂上就能及时的掌握当堂的内容。满足三年级的学生好动、好奇的特点,又能让孩子大胆的使用语言,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全面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激趣教育的实施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的用英语交谈,根据主题设计不同的活动,启发学生创造性地用所学生语言材料,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如:设计“小小天气预报员”,请学生扮演weatherman/weatherwoman报告天气情况:“Good morning .This is the weather report. It’s fine today. But it’s going to rain tomorrow.”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促进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激趣教育的实施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能做到乐学乐做。从而有效提高了我校教学质量。我校的英语成绩在“两岸”共同体里名列前茅,其中本人教的两个班的英语在两岸共体里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四)减轻了课后负担。学生及时的在课堂上掌握了知识点,课后只要稍加复习,不需要再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巩固。
(五)提高了教师预见英语课堂问题的能力。课题引领英语教研组的成长,我在做课题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层次性和差异性,重视活动性和思维性,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指导入门学生学习英语上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四、反思及后续研究设想
(一)反思
课题研究的反思在实践过程中,我遇到了以下几个需要注意问题:
1.音标灌输应与字母教学同步。英语教材很少将音标作为单独的内容来教授,小学阶段更是不要求掌握,但是音标的掌握直接与单词的认读挂钩,单词的认读又联系到句子,课文的掌握。所以入门阶段的教师应及时将26个音素以chant形式灌输给学生。
2.课堂活动的成果应及时予以展示或设置奖次。这样能够多渠道开发学生的潜能,更容易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同时把他们的作品进行展示。在实践过程中,对于许多好的作品没做到展示和示范。
3.在设计活动之前,老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不同能力。要充分的了解各个学生的能力,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都能掌握到知识。
4.回家口语练习的检查困难重重。
(二)后续研究设想
1.建立微信群,让学生将语音作业录下来,发到群里,轻松检查,及时纠正。
2. 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能力等特性,让他们能爱上英语课堂。
3.培养英语入门学生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奥马利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策略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