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2期   作者: 阿依夏木古丽·阿布都热合曼
[导读] 班主任在实际对班级进行管理的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要和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

         阿依夏木古丽·阿布都热合曼
         新疆和田市希望小学  848000
         摘 要:班主任在实际对班级进行管理的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要和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是教学的基础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基础。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学生自觉形成一个良好的个人品质,也可以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有效吸收和内化。本篇文章从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研究入手,阐述了小学班主任和学生和谐关系之间的内涵,对小学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有关构建小学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学生关系;和谐关系;构建研究

         小学班主任是每个人人生中的第二个启蒙老师,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观念和管理办法都对学生之后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积极主动的找到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和方法,也要和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在实际沟通中搭建一个信任的桥梁,让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学习、一同提高,也能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所以,小学班主任应该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一个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办法,让学生能够更加快乐的成长。
一、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内涵
         这里所说的和谐关系,本质上就是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关事物和现象进行协调和统一[1]。与此同时,一个成熟的且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和学生之间要互相尊重。小学班主任要意识到,自身和小学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也都是有自己的尊严的,但是班主任作为一个成熟的个体,在实际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更要尊重学生的本性。且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其次,要以人为本。不论对于什么样的个体来讲,在实际的相处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这个理念。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讲,更要在实际了解小学生的实际个性和性格的基础上,和学生形成一种相互关心的关系。
二、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现状分析
(一)对班主任岗位的接纳程度不高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有一半的小学班主任对这个岗位并不是非常喜欢,大部分都是由于学校的实际安排才来到这个位置上的。从这部分教师的内心来讲,做班主任是不情愿的,其根本原因就是班主任这个岗位在实际工作起来是非常累的,事物也是非常繁琐的,整体工作量比较大;与此同时,班主任这个岗位在福利待遇上和其他教师没有大大的分别。这使得本来就对这一岗位接受程度不高的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好班主任这一工作,也就谈不上和学生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了。


(二)发展观不完整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讲,许多教师在实际的发展观念上还是稍显落后的,许多时候都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2]。而且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这种想法已经根深蒂固了,使得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基本不会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情况和实际兴趣爱好,这也使得学生没有一个全面发展的意识和基础。
(三)班级管理不准确
         许多班主任在实际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总是有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心态,只有部分教师能够真正从心理上认同和学生形成一个平等的关系,而在实践中能做到的教师就更少了。这样的不平等关系从根本就是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学生也不会在班级活动和集体活动中感受到乐趣。
三、构建小学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班主任想要和学生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就需要班主任主动端正自身的态度,树立一个正确的师生观念,这样不仅可以保障相关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保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3]。也不要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出现帮助人一人独大的局面,班主任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为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及学习积极性。而对于一些班级事务的决策上,班主任在实际执行中,要保证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班级的主人。
(二)树立良好的班主任形象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自身年龄和性格的关系,对班主任是有着极大的依赖性的[4]。这一特点对于班主任来讲,应该为学生树立一个严格的、有模范带头作用的形象,在思想政治和个人品德及文化素养、为人处世和待人接物等多个方面为学生起到一个为人师表的作用。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形象要从多个方面来体现,例如教师的仪容仪表、语言表达方式、个人行为等等。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教会学生做人和做事的方法和本领,这对于拉近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对学生做出深入的了解
         小学班主任想要做到优秀,就要对小学生有一个深刻的了解[5]。这种了解不局限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掌握上,还包括要了解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审美方式、思想上的变化等等。要想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了解是最重要的,班主任也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性差异,也要理解不同学生所独有的个性和特点。
结束语:综上所述,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讲,对自身和班主任之间的关系会格外的关注和重视,如果班主任对学生好,学生自然也愿意和班主任亲近;相反,如果班主任对学生不好,学生就会对班主任敬而远之,甚至还存在恐惧的心理,进而形成比较孤僻的性格。所以,小学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整体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会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是需要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不不断的付出努力的。
参考文献:
[1]罗越.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初探[J].小学生(中旬刊),2020(09):24.
[2]周洲.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小学生(下旬刊),2020(09):86.
[3]杨天虎.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J].当代教研论丛,2020(09):111.
[4]赵国平.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新课程,2020(38):206.
[5]张巧玲.谈小学班主任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J].科幻画报,2020(08):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