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一电学校030000
一、设计思路
《青春舞曲》这首歌曲学生较为熟悉,为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更好地演唱此歌曲,使用富有弹性嗓音进行演唱,感受歌曲表现方法的不同传达出音乐效果的差异性,设计新疆舞蹈,让学生对于新疆全面了解,深刻记忆新疆音乐、新疆服饰等。教唱环节,带领学生模仿歌曲,并对其中情绪进行体会,变化演唱速度,演绎多彩的青春。鼓励学生使用多元化的音乐呈现歌曲,参与音乐创作,设计丰富的音乐情境,在多种音乐活动当中对于歌曲风格进行体验,能正确传达歌曲情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这首新疆歌曲风格以及歌曲当中传达情绪,可使用圆润声音,清晰吐字方式,对于歌曲进行演唱,学会背唱《青春舞曲》。
2.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打击乐器,对《青春舞曲》进行配音和伴奏,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3.情感目标:掌握和王洛宾相关的知识,并对其主要作品进行整理,重点创编新疆歌曲,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青春舞曲》当中的音乐风格以及音乐情绪传达出来,不断提高其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利用打击乐伴奏《青春舞曲》,并让其掌握“重复”、“变化重复”以及“鱼咬尾”等音乐创作手法。
四、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新疆是个瓜果香甜、金银遍地、地域辽阔的好地方,大家知道维吾尔自治区相关的知识吗?”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和新疆有关的知识。学生利用自身地理知识基础,并使用网络等,能够知晓新疆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面积,还能掌握当地主要资源与盛产作物,知晓当地的服饰文化以及风土人情。之后,教师将《青春舞曲》这首歌播放出来,为学生示范新疆舞蹈的典型动作,像“移颈”、“绕腕”、“微颤”和“脱帽式”等,跟随音乐节奏,配合教师动作示范,带领学生走进新疆歌曲意境当中,并对新疆舞蹈魅力初步感受。
2.作者讲解
聆听歌曲之后,提出问题“同学们认为音乐当中传达了怎样的情绪?”“歌曲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并组织学生使用问题讨论方法,对于歌曲作者进行讨论,提问“《青春舞曲》作者是谁?”“作者创作该歌曲的背景是什么?”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于作者王洛宾生平进行介绍,并分析歌曲创作背景。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彰显生本主体的教学理念。各小组介绍之后,教师给出补充,除了《青春舞曲》之外,《掀起你的盖头来》、《在那遥远的地方》也是王洛宾的代表作品。他将一生奉献给民族音乐的创作,曾经受到国民党迫害,在狱中创作了这首《青春舞曲》,通过歌曲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
3.学唱歌曲
教师弹奏钢琴,并为学生示范演唱技巧,学生需要重点注意歌曲咬字方法、吐字技巧等运用,将歌舞中的音乐风格以及情绪传达出来。在此阶段,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练习,对于不同风格的演唱方法进行聆听,并将整首歌曲表达出来。在此期间,需要注意师生互动,“歌曲歌词质朴,但是哲理性十足,通过歌词同学们能够感受到怎样的人生道理?”引发学生思考,部分学生能够总结出“珍惜青春时光这一道理。”
在谱例的学习过程,可使用多媒体,将曲谱呈现出来,歌曲当中存在较多的“重复”以及“变化重复”等旋律,因此,需要在演唱过程关注精准性,将学生把控不准的句子提炼出来,着重讲解。为培养学生兴趣,可指导其演唱技巧,让学生对于旋律连接方式快速掌握。学生可以发现,各小节尾音为下小节首音,此现象贯穿于全曲当中。在演唱期间,可突出首音、尾音之间的衔接,深化其记忆。并让学生知晓此现象即为“鱼咬尾”,在音乐创作当中较为常用。比如《春江花月夜》当中也使用了此方法。为培养学生创作思维和能力,可给出音乐动机6623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创作,学生基于学习经验,能够创作出23165—|51262—|21655—|,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践当中。此外,还可鼓励学生创作,使用其他方法,如:肢体语言、图示语言等,丰富创作形式。
乐器学习,在新疆舞曲当中,常使用冬不拉、手鼓等乐器,将上述乐器图片呈现出来,或者提供打击乐课件,让学生“听声辩音”,练习歌曲节奏。为让学生对新疆音乐节奏、歌曲和舞蹈有更深入体会,还可组织其观看微课视频,之后学生自主创编舞蹈,或者使用歌唱、打击乐伴奏等形式传达歌曲情感。
4.实践活动
课前,准备手鼓、三角铁和碰钟等打击乐器,营造学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使用打击乐器表达出对应内容。这种教学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结合学习经验,参与实践创作当中,在此期间,教师作为引导者,能够及时检验课堂成效,还可为学生带来更多成功体验。学生可使用三角铁和碰钟等,创作出“叮咚的水声”,不但有助于学生对于音色分辨,而且还能对其听觉进行训练。
五、教学反思
《青春舞曲》教学过程,将歌曲欣赏、舞蹈表演和歌曲演唱等内容相互融合,并对曲谱深入学习,培养学生识谱能力,并掌握歌曲演唱技巧,使用打击乐器完成歌曲创编,对于新疆民歌的特点与风格有全新感受,在愉快环境当中学习并感受《青春舞曲》。设计流程和中学生认知规律高度相符,教学流程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愉快氛围当中体会歌曲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