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义港
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区田墘街道田三小学 516622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化,因而农村小学学生往往处于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很容易受到社会外界因素的影响。在社会多种因的综合作用下,很多小学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对农村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有果必有因,如果对这种社会因素不加以探讨,对其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后果。鉴于此,本文对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厌学原因;应对策略
厌学总的来说就是不喜欢学习、厌恶学习、对学习产生消极的负面情绪。农村学校的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课程加重、一部分的父母不在身边等原因,导致压力过大,情感上有缺失,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时家长又不理解,觉得学生的任务就只是学习而已,在学校成绩却提不上去,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学生越来越叛逆,对学校的抵触也越来越大。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发生的原因与解决策略在以厂的文章里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一、小学生产生厌学的各种因素
1、个人的原因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导致小学生的压力
不断增加,会对学习感觉比较吃力,所有人都会经历这一过程。虽然有些学生会打破这些消极的情绪,但是还是有部分的小学生不喜欢吃苦,也不愿意努力,从而对学习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还有的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一直在努力但是却看不见成果,也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长久以来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学的心理。
2、家庭方面的原因
在农村选择外出打工的家长比较多,剩下的一部分又忙于春耕秋收,对学生的关心和关注度不高,导致学生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致,缺乏家庭的情感教育,更不在乎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状态。还有一部分原因家长的教育理念不够科学,也不知道该样帮助子女,在面对学生不理想的成绩时,会日不择言的训斥学生,说一些“不想上学就回家种地”的过激言沦,从而导致产生学生的叛逆心理,就会对学习产生更加厌恶心理。
3、社会环境的原因
现如今网络发展的如此迅速,有太多的电子游戏、电子产品对小学生产生诱惑,手机游戏对小学生的吸引往往高过于学习,加上现如今电竞的发展,更是激起了小学生的兴致。玩游戏的时间多过于学习的时间,跟不上学习进度就更不愿意学习。而日大环境厂的“读书无用沦”在侧面也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一些家长不正确的价值观也会影响着学生对未来发展的看法,从而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二、农村小学生厌学转化策略
1、关心爱护,转变学习态度
没有师爱就没有对学生好的教育。在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师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是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班主任必须热爱学生,理解和尊重学生。我时时提醒自己,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遇到怎样的挫折,面对如何顽皮的学生,都不可以使自己与厌学学生对立,从而失去帮助和挽救他们的机会。而应采取信任的态度,以感化促其转化。
例如,笔者班上有名叫小滔的学生,上课经常无精打采,无心听讲,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直线下降。笔者当时并没有体罚他,而是找机会接近他,多次诚恳、热情地与他交谈,终于取得他对我的信任。他大胆向我说出心中的苦闷:他的父母离异后对他都不关心,把他当作皮球那样踢来踢去,让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学习上遇到困难没人帮助,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无心向学,导致成绩下降。从那以后,我像父母亲一样去关爱他,并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补习经
常鼓励他,每有一点进步我都会及时表扬他。经过一段时间后,以前无心听讲的小滔,现在认真听课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他的成绩一天天有进步,在期终学习进步奖的评选活动中,大家一致推选了小滔。
2、设立目标,培养学习兴趣
许多厌学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人生目标往往模糊不清。他们正处在不能正确分辨是非的年龄,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误入歧途。学习上一旦遇到困难就回避,缺乏自信心,对自己无所期望。
例如,笔者班级中的小威同学,父母做生意,平时对他管教少,经常是给点钱打发他。因此,他结交了一些表现不好成绩又差的朋友,不去上课,去玩游戏机。对于这只迷途的“羔羊”,我决定用动之以情来达到教育他的目的。在进行情感交流的同时,我耐心启发和教育他,引导他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并为他设定近期的学习目标,帮助他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班内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中,我给他分配一个思想好、学习好的学生与之配对,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与同学和睦相处的乐趣,在学习中,每有一点进步我都给予他表扬和肯定。我又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功课。渐渐地,他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意志也增强了,学习成绩也逐步上升。
3、提高家长对学生的关注度
现如今教育不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家庭教育也占据了教育学生的一半,家长应该多给予孩子一些关注,而不是对学生有过高的期盼,把自己曾经的梦想加注在学生的身上,造成学生的压力过大。当今社会的教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教导,更多地是要关注学生情感和心理上的变化。家长在提供物质基础的同时,也要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有所了解,多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适当的进行- -些亲.子活动,拉近亲子关系,并在学生心理上给予支持,可以在厌学问题发生的时候进行有效的沟通并解决这些问题。
4、校园应丰富课程与活动
学校不应该只是接受知识的场所,更是学生要生活一整天的地方。学校必须对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改革,重视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所了解,在发觉学生有厌学情绪时加以疏导,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要以学生为主体,可以增加开设兴趣班,多一些校园组织的活动。学校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对这一问题的发生可以进行有效的缓解。还可以组织教师一起探究每个班级上不同类型的厌学状况,进行理解分析,也能在探讨的过程中发现教师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更改,可以更好的为学生传授知识,改善学生厌学的状态。
三、结语
厌学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厌学的后果是可怕的,厌学的学生并不是无药可救,转化厌学学生是一件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做他们的工作不能急于求成,企图立竿见影。只要我们做到有耐心与热心,常抓不懈地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厌学学生转化是有可能的。
参考文献:
[1]邓海兰.农村小学生厌学成因及对策探究[J].魅力中国,2018,(47):394.
[2]韩登清,杨开旻.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和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8,(9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