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莲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旧城镇旧城初级中学 652400
摘要:在现今经济竞争激烈的当下,如何保证中华传统文化鲜活的生命力不被忽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语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现在的学生受到网络文化、外来文化等的影响,对于传统的理解越来越不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起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到语文课堂中来,发挥出语文教育的文化传承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引言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与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越来越意识到借助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并在教学中积极实践,将传统文化融合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三观正确性,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在世界文化多样化和传播科技突飞猛进的当前形势下,西方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模式、价值观念和文化结构都构成较大的冲击。在青少年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单纯追求西方文化,忽视本民族传统文化等。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迫在眉睫。而语文学科具有传播传统文化的特殊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
一、深入语文教材资源探究,渗透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加强对学生的审美引导,使学生学会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解读文章,体会文本的内涵,感受前人的智慧。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上阅读和课下阅读过程,鼓励学生进行读写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整个语文学习中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度。例如: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让学生从中理解人都是不完美的。在这篇课文当中,阿长一开始只是一个名字都没有的农村下层妇女,而且还具有大多数人都厌恶的传播谣言的毛病。但是随着课文的阅读,学生们也可以发现阿长的不完美中也有着彰显人性善良的部分,她会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山海经》拿来给作者,也会教导作者生命的重要性。这样,通过深入挖掘这篇课文的内涵,可以使学生理解不完美的生命才是人的特点,有助于使学生更好地正视自我,形成客观全面的人生观。
二、结合生活化情景渗透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如果老师会时常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课堂听讲的注意力,同时也就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上亦是如此,很多传统文化在学生看来距离他们的生活过于遥远,学生没有兴趣去了解那些生活以外的知识文化,而且大部分学生对于一些远离现实生活的传统文化也不能深入理解。为了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老师应该在教学中通过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渗透传统文化。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灯笼》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课件,包含了我国多种与灯笼有关的传统节日、传统习俗,比如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猜灯谜、放河灯,还有婚嫁迎亲队伍中高挂的大红灯笼,寓意着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等等,并将每一习俗的由来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另外会把各个地区不同民族的一些特有的有关灯笼的习俗也会单独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也积极地分享自己印象当中与灯笼有关的节日和习俗都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传统文化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了学生之中。
三、开展趣味活动探究,渗透传统文化
初中生正是活力四射的年龄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使其能够真确认识文化,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趣味活动为载体。例如,在教学《行路难》古诗内容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对古诗学习都会产生抵触心理,认为古诗晦涩难懂,而且还需要背诵记忆。那么,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对古诗字词的挖掘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又如,在讲解“玉盘珍羞直万钱”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文章的“羞和直”单独提炼进行讨论,如直通值,是指价值的意思,在古诗文中是值钱的意思,羞在古诗文中指代山珍海味。联系具体语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趣味讨论会,就“为什么这些山珍海味这么值钱呢?这难道不是生活中饮食浪费的现象吗?”在活动探讨中,教师引入生活中饮食浪费的现象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又可以促使古诗教学趣味化。学生在赏析诗句的同时,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激发出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从而培养了语文综合素养能力。
四、节日文化入专题,实现传统文化教学
央视在清明节、端午节中屡次推出专题节目。今年中秋几乎是持续十个小时的倾情播出。很多的文化内涵都来自文学作品中历代名家对节日的反映。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教师不妨在语文课堂浓缩其精华,借名句融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走向正途。其实,使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方法众多,它是一个常翻常新的课题,需要每位语文教师深入去探究、去总结。温故而知新,在前进的路上不能抛弃传统文化,要坚持不断地传承和创新,才是长久之计。
五、在实践活动中继承与创新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方式要多样化。老师要给学生创建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并通过这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给学生构建一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通过活动深入思考,并深刻地感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人格得到健康发展。例如:在学校研学中让学生走出去,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历史名人和遗迹等,还可以访问民间手艺人,了解传统文化,让家乡的传统文化放异彩,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文化实地进行实践体验,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知识,还能促进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十分必要的,老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生活化情景来渗透传统文化,另外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也要积极引导学生积淀文章中的传统文化。当然在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是无处不在的,还需要语文老师多加研究,从而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海燕.探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下).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74-376.
[2]陆彩霞.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9):36-38.
[3]朱丽玲.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24-225.
[4]阳雄伟.基于传统文化视角的初中语文教学新探[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二——课程改革.: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31-32.
[5]吴敬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