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凤琴1李庆华2
(1,2民权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河南 民权 476800)
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充满着情感色彩的学科,将情感教育与语文课程相结合以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是可行的。本文研究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教育,从情感教育的内涵及特点、情感教育的现状出发,探求情感教育与语文课程的关系、语文课程中情感教育的体现以及如何在语文课程中进行情感教育。
关键词:语文课程;情感教育;策略;探究
引言
情感教育是近些年来随着人文教育、审美教育等词逐渐走入人们视线中的一种教育模式,可以将其认为是情感性素质教育。事实证明,曾经旧有的只关注学生认知的教育模式已经出现了很多弊端,学生自杀、弑母、伤害他人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情感教育因此应运而生,被人们渐渐重视,教育界注意到仅有知识教育给人以智慧是不够的,一个真正完整的人还需要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情感教育解决的正是这一问题[1]。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当今时代语文教育不仅是应试教育,更是素质教育,人文教育,情感教育。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是面对外界事物的刺激所作出的积极或消极的反应。反映着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联系。语文学科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也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教育不能没有情感。关于情感教育的内涵,我国学者鱼霞在《情感教育》一书中做了这样的界定:“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2]。
二.情感教育的意义
情感教育作为学生素质素养培育中重要的一环,是人文教育的核心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无论对教育活动还是对个体成长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的情感大多并不是主动表露的,而是通过外部刺激引发的,而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活动,由于其本身的人文性特征,更具有浓郁的情感价值体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时,从社会主流价值观出发,找准切入口,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引导学生与雅致的人生对话,与丰富的生命对谈。
三.情感教育在语文课程中实施的策略
语文教学应是情感教育的主渠道,语言不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不论是一个词还是一句话、一段话,都反映一定的思想感情。学生上语文课,既能学习语言,又必然能同时获得语言所反应映的思想内容。
(一)依托教材,渗透情感
文本即是我们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基础。我们要挖掘文本中的一切情感因素,将这些情感传递给学生,以情感人。我们在文本的选择上也需要注意,一些情感教育比较容易进行的文本,我们应该多下功夫,讲精讲透,而对于一些作者情感并不太明显的文本,我们可以适当带过,把最关键的点指出来告知学生。其次,如果教师对于文本的教学设计得好,那么学生就可以直接体会到文本的言辞美和情感美。
例如在上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这课时,教师可以以孟郊的《游子吟》作为导语,两篇文本同是赞扬母亲,情感相通。这也属于以文本导情[3]。
(二)鼓励学生表达,抒发他们的情感
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当情感涌动、澎湃时,就需借助语言、文字、行为等表达出来。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将情感言语化、实践化,也就是要教学生将其内在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转换为有声的语言。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学生理解文章掌握主旨之后,开展交流评述。我在课堂上就经常与学生开展诵读、独白、对谈以及论辩等活动。比如,教学《斑羚飞渡》一课,在学生初步把握文章主旨之后,我要求学生对文中的老年斑羚、小斑羚、镰刀头羊等的心理展开想象,然后各自发表见解。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踊跃发言,表达出了他们对斑羚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团队协作精神的敬佩,说明这种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已深深感染了学生。
(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让学生抒发情感
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们还应当注意创设情感教育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具有浓郁情感的氛围中。通过环境的渲染,可以使我们的情感教育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而潜移默化,正是我们情感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如我们在《芦花荡》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放战争的视频,使同学们可以先通过听觉视觉感受到非正义战争的可怕以及我们革命先烈的勇敢顽强,直观的让学生们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通过创设环境可以直接渲染文本所要表现的环境,这是我们情感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润物细无声”,情感教育正应当如春雨一样,以一种浸润的姿态,缓慢地感染着学生的情绪,塑造学生的灵魂[4]。
(四)以身体之,以心验之,陶冶学生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个文本就是一个情感世界,从作品中吸取并体验情感,以情陶情,以情养情。要想真正进入文本的情感,需“读书百遍”并“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即情感体验)方可行。熟读文章后就自然了声音上的抑扬顿挫,语气、语调的变化,即做到了有感情地朗读。能有情感的朗读,就是体验到了文本的情感。著名的语言大师索绪尔曾说:“词语的声音变化本质是属于心理的,心理的变化是由情感引起的。”《礼记乐记》也说:“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蝉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教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这就告诉我们,声音的不同来自内心情感的变化。
总而言之,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在新课改背景下,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积极开展情感教育,重视学生灵魂的塑造和情感的纯化,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从而切实提高初中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高艳秋.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肖雯.情感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探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1.翟凤琴.女.汉族.(1976.7——) 本科.中学一级教师.民权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476800.
2.李庆华.女.汉族.(1973.12——) 本科.中学一级教师.民权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47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