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学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2期   作者:黄宏扬
[导读] 对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复杂的

         黄宏扬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永固镇中心小学  526400)
         摘要:对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复杂的,小学生接触和学习起来会略显困难和枯燥,如果缺乏有效的引导,学生会出现厌倦的心理,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小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学与应用数学,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这不仅因为本身数学知识就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还因为联系生活教授数学知识,会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爱上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数学的教学应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知知识背景出发,这样才能使他们能有效理解数学里的数字、符号、抽象的概念和公式等,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联系生活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最终我们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深刻感知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自发地认真学习数学。所以作为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联系生活,让小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学与应用数学,那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呢?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研究意见,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这不仅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和亲切感,还能进一步刺激学生产生对学习的迫切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有了督促自我不断进步、不断学习的内在原动力,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对学习内容也会有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性,从而保证课堂高效有序进行。如在教学生初步认识分数时,教师就可结合小学生都有过生日分蛋糕的生活经验,创设这样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今天是你的生日,作为生日的主人由你负责平分蛋糕,如果有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有5个小朋友呢,每个小朋友分几块?那么7个小朋友呢?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分数藏在生日蛋糕里,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积极且愉悦的数学情感,能有效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大有帮助。
         2.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生活数学化意识
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师就需要指引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跳出课本,走进生活,以培养学生生活数学化意识,感受到数学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就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在刚接触数学时,重复机械的练习和学习会使他们感到乏味和无趣,这时教师就可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如让学生找一找校园里的图形,看看都能找到什么图形,有的学生会说:旗杆上的国旗是长方形的,篮球场上的篮球是圆形的;还有的会说:学校的警示牌是三角形的,花坛是正方形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能正确掌握图形的特点并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还可以让学生数一数班级里男生有多少?女生有多少?扎小辫子的女生有多少?穿黄色上衣的同学有多少?让学生对数字产生兴趣,这样既能使学生发现数字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还让课堂变得有趣而充满活力,在学生生活数学化意识形成的过程中,也知道了数学并不是一门冷冰冰的学科,它就是我们的生活。


         3.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只为了教而教的教学行为,要让学生能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所以教师要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将数学变成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的学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设置这样一道思考题:我们教师的墙面需要进行一次粉刷,大家帮忙算下要多少费用?你们需要预先考虑哪些问题才能完成这次任务?而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会积极进行讨论和探究,会提出:教室的长宽是多少?每平方米的收费标准是多少?需要扣除黑板和窗户的面积吗?等问题,待疑问全部解决后,将会很快根据所学的课堂知识得出所需的费用,这不仅使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活跃,还能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再次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爱上数学学习,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4.设计生活化趣味游戏,实践学生的数学知识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教师合理设计生活化的趣味游戏,将数学知识巧妙融入其中,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让学生在玩中实践所学的数学知识,达到玩中有学,学有所得的课堂效果。一方面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生活化的游戏场景,如商店的场景,一些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些学生扮演消费者,让学生拿着“钱”去买文具、蔬菜、零食等,通过询价、讨价还价、算账、找钱环节,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钱币的单位转化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生活化的小游戏,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如“24点牌”,是老少咸宜的一种数学游戏,对于小学生可只用1~10这40张牌,任意抽取4张牌,用加、减、乘、除(可加括号)把牌面上的数算成24,分小组比拼,最大化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凝聚力,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上也大有裨益。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等,设计科学合理的生活化趣味游戏,在游戏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5.课后作业生活化,让学生做会生活的学生
         为让小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和应用数学,就需要做到课上与课下的联动,在安排课后作业时,也要注重生活化,而不是以往枯燥无趣地做练习题,这样不仅能有效帮学生减负,不再做高分低能的学生,还能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做会生活的学生,成为更好地社会人。如让学生去附近的商场,了解下打折的商品,计算下折后的价格,并和原来的价格做对比,算算利润,并思考下商家这个折扣是否经济实惠?让学生做个整理分析,并形成文字或PPT,到下次上课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还可以让学生去计算下自己所骑的自行车用脚蹬一圈脚踏板行走了多少米?或者让学生做一天家里的财务主管,管理并记录家庭的财务支出实际情况,并制作一张统计图表,计算一日的生活花销等等。通过生活化的作业,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学生更多体会生活和感悟生活的机会,还能让学生惊奇地发现数学在生活的每个角落,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和生活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
         结束语: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如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理论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生活化趣味游戏及课后作业生活化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生活数学化意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学生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做会生活的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陶光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212.
[2]吾懿菲.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