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教育情景创设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2期   作者:何宝
[导读]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何宝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白湖中学  231508
         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运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面对这一要求,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优化。问题教学策略强调将教学内容问题化,把复杂的知识变成简单的问题,以问题为引导,逐步启发学生思维,最终得到正确的结果。该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从数学视角看待周围事物。本文对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教育情景创设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解决;小学数学;情景创设
引言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本文以提升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为研究目标,通过分析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就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深入的探究,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原则
         (一)实际性原则
         由于数学学科属性,小学生往往会感到数学知识抽象难懂,无法理解乃至产生抵触心理。数学家华罗就曾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在小学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要紧密结合生活实例,具体又生动,便于小学生理解的同时能够使他们感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来。就如六年级学生般,急于提分而又只是一味地刷题,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只会越发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更加不愿面对数学问题。
         (二)重复性原则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反复多次地重复。只是一时新鲜或一时反响平平便就此作罢。小学数学尤其是六年级,老师急于提分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解决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就能立刻提分的,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会更加方便掌握知识点和理解课堂老师所讲解题思路,对数学成绩的提高肯定会有巨大的帮助,但教师一定不能急功近利,只图分数快速增长,要坚持不断重复,这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原则。
二、问题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运用细节把握不够充分
         虽然问题教学策略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仍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存在许多漏洞。比如问题设计时不能顾全大局,忽略了对解题过程的回顾等。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问题教学策略运用的细节把握不足,除此之外,一部分教师缺少关于该策略的相关规范指导,再加上数学教学内容的烦琐和复杂,影响教师对问题教学策略应用的反思。
         (二)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再加上活泼好动的性格,教师在促进问题生成时,更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自信心的提高,忽视了对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有的教师注重问题的“生成”,但提问方式千篇一律,容易影响降低学生对问题探究的激情和动力。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可能长期受传统教学方式和主体地位的影响,没有突显学生的主体性。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其次要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区分一次与二次问题间侧重的维度,提高问题提出的有效性。
三、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方法
         (一)打造生活化教学情境
         要解决问题,学会发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在不同情境下思考问题,不断培养学生探索的欲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课件,为学生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使枯燥的问题更加生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思维状态。生活情境的引入,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数学知识点的学习。
         (二)拓展思维能力,找到解决方法
         一个好的方法对于解决数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思维过程的渗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拓展,同时掌握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解决问题。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确保指导性问题有足够的立足点,并与教材中的知识高度相关。在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参考学生的实践能力,保证问题不会偏离或太难,从而减少和避免因未能解决问题而产生的挫折感。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提高对数学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也能够学到一些总结问题的思路。
四、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创设情境
         要提高数学解题能力,首先,教师可以营造情境环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不同的课堂情境下,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发现不同的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创建一个角色扮演课堂场景,每个人代表一个问题或一个结果,学生回答自己的问题并匹配结果。其他同学看了学生的配对情况,提出了配对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询问在解决问题时是否存在问题。这样,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解决课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更有兴趣参与课堂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扩展思维
         教师应该拓宽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数学中的解题方法不只是一种,要让学生掌握好思维方式,正确拓展思维,掌握多种解题方法。通过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思考解决问题,更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简单引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找到解决的办法。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有了正确的认识后,就可以通过解题的思路找到一种更高效、更简单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结束语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一要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教师需要引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更有效地发现和理解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以进一步优化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可以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艳玲.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2]李悦.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D],2018.
[3]巩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研究[D].聊城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