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远
大同市新荣中学 山西大同037002
摘要:新时期,高中政治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同时他们也正处在人生的转型时期,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违反社会规则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高中政治教师要积极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
关键词:高中政治;法治意识;培育策略
1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高中学校的学生正面对着转型时期,从幼稚转为成熟,从孩童转向成人。这阶段正是人生的紧要关头,塑造三观的重要阶段,身体生理上各方面只要稍加掌控总能正常的成长,可是在心理方面,如果不严加管束则非常容易让孩子走上犯罪道路。新时期的高中生自我意识较强,有个性,较为独立,他们在新媒体时代不断成长,从小接受了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纷繁复杂,雅俗不一,所以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对事物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对于父母有着一定怀疑,不迷信权威。同时,他们也容易情绪激动不稳定,出现偏激,焦虑,逆反的心理。这两种特点结合之下产生的结果就是高中生就很可能做出违法犯罪的事。近年来,高中校园校园欺凌案件屡见不鲜,随着媒体的发展与传播,这些隐藏在校园里的黑色问题也逐渐爆发出来。如何预防这类案件的发生,以及发生之后如何补救,法治意识的培育势在必行。
2高中政治课法治意识的培育策略
2.1精选教学案例
法律是严肃,教学案例的甄别必须严谨,不能是虚构的故事。同时案例要贴近生活,最好与社会热点相关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选择以下三种案例。第一种,案件已经终审,结果有明确法律依据,教师可慢慢告诉学生案件进程,并交由学生讨论,在最后告诉学生审判结果,以此考验学生的法治知识,法治思维,法治能力。例如前段时间较火的“昆山市龙哥事件”。第二种,法院正在审理的案件,学生可以通过各方面能查找到案件相关资料与法律条文,与法官同步审理案件,学生在此情境下会希望审判结果与自身预判相同,从而关注案件的受理过程。即使案件的结果与自身预判不同,教师也可以以这其中差异作为议题来引导学生继续讨论。第三种,法院已经一审,但继续上诉并未终审的案例,这类案件可让学生用来思考一审的依据,以及上诉的法律依据,这样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
2.2严格遵守法律,培养用法习惯
学到了法治知识,最低的一点需求就是要遵纪守法。高中生一般都不会有主动性违法的行为,但他们会不自知的违法。例如,通过公路路口时闯红灯,这就时违背了交通法律规定,但他们有种法不责众的侥幸念头。这就导致了高中生的违法行为。再比如高中生贪玩爱开玩笑,有时候会集体取笑同学,甚至合伙欺负他。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生只觉得好玩,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违反了法律,侵犯了他人的权利。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法治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告诫学生严格遵守法律,懂得法律的严肃性。
守法懂法是用法的基础。
学生在学会法律之后,要知道如何运用法治知识来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合法权利与利益。实践过后才能真正理解,也只有实践过后才能对法治有更深的体会。例如,我们在遭受校园欺凌后,应如何保证自己不受更大的伤害的情况下,使得做错事的学生得到应有的惩处。在遇到不公平对待时,如何使用起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的权益与尊严。例如,最近饱受关注的“迪士尼搜包事件”。进迪士尼乐园必须搜包检查不可携带食物和水进入乐园内,而园内消费贵的离谱。大多数游客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忍气吞声,并不愿意过多纠缠。这次的游客是上海高校一名学法的学生,他将迪士尼乐园告上法庭并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大众的舆论监督合理合法的将之前态度强硬的迪士尼乐园的入园规则改变。这名学生的行为就是很好的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典范。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实践,培养用法习惯,这样才能为法治意识培育工作顺利进行添砖加瓦。
2.3运用议题式教学法
议题的设计应该以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以及生活经验为基础,要有一定的实践价值,能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起指导作用。比如,在新教材必修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提到了市场调节的优缺点,教师可以通过议题式教学增强学生的程序与规则意识。首先,教师可以设置议题一“市场经济发展是否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组织学生讨论,并播放幻灯片展示市场调节的优势,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谈谈看法,总结出市场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其次,设置议题二“市场调节是否有弊端”,教师展示出“一哄而上的冰箱热”图片及“康师傅”与“康帅傅”的对比图,组织学生讨论,出现上述图片的原因,之后,教师进行小结,提出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着重强调市场弊端中的“自发性”,它是指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可以在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人用狂犬疫苗的假疫苗事件”、“假冒伪劣口罩”事件等,让学生明白不遵法守法生产经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潜移默化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
2.4结合实际展开教学,提高学生法治意识
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培育学生法治意识,教师应加强政治法治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将抽象的法治知识以具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的课题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政治中劳动者方面的法治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实现对政治知识的学习,完成对法治意识的积累。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小王经过了公司的面试,成为公司的一名业务工作人员,并签订了劳动合同。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给学生合同具体内容,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这份合同能不能签。学生在经过一番讨论后,通过对政治教材的翻阅,进一步明确劳动者权益的具体内容,明白劳动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进一步提升了法治意识,实现政治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3结束语
总之,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法治意识是当前高中生必不可少的素养,每一个高中生都应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诚的拥护者,坚定的捍卫者。而高中政治课又是对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主渠道,那么,如何通过高中政治课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培育是当前非常值得深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徐剑慧.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法治意识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8(7):42-43
[2].王睿哲.高中生法治意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法治与社会,2018(11).
作者简介:
赵志远(1978年3月),男,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市新荣中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专业方向:法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