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与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2期   作者:方学明
[导读] 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方学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浦江高级中学 201112
         【摘要】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要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高中历史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使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历史教学效果。那么,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该如何采取教学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呢?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讨论,一起能有效提升历史教学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策略与方法
         历史作为高中阶段一门必修课程,在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知识具有多样性、复杂性、过去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对高中生来说有一定理解难度,所以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历史事件的分析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内化成学生的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相应的历史观念、历史解释和爱国主义素养,真正将核心素养落实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谈谈自己的个人观点,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意义剖析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培养的重视度日益提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为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高中历史教师不再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而是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所以对教学设计的重心也从知识讲授走向知识的生成,更注重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所获得的能力发展。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促进历史教学改革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一直处于成绩至上的观念,教师教学也偏重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与掌握,忽视了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即便对所学知识记住了,遇到实际问题也无法灵活运用,这与教学目的相违背。而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对促进历史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逐渐改变了以往知识教育的现状,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巧用思维导图,培养时空观念素养
         历史时空观念素养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常常有一些学生把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等混淆,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良好的时空观念,所以,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培育。利用思维导图讲解历史知识,不仅能帮助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还能帮助学生弄清其中的主要人物及历史成因等,有利于学生形成结构完整、内容清晰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部分内容时,由于设计到近百年的历史风云,所以很多重要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如果一一列举让学生记忆很容易混淆 ,对此,我就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每个阶段的特征、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和影响分别列举出来,并画成思维导图的形式,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地看到各个阶段的不同思想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地分析维新变法思想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使知识更加直观形象,促进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二)开展史料教学,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历史本身就是一门以探究历史为目标的课程,讲究实事求是,所以史料是开展历史教学的重要基础,更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依据。学生只有 具备了史料实证素养才能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评价和探究。所以,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多开展史料教学,引导学生搜集、整理和分析史料,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比如,在将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时,教材中主要给学生讲述了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没有论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为此,我就从正负两个层面展开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历史事件评价的材料,如南京临时政府临时成立幻想达到帝国主义支持的历史材料,以及辛亥革命没有形成彻底反封建纲领的历史材料等,以通过史料来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历史,用史实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证素养。
         (三)举行历史辩论赛,提升历史解释素养
         历史解释素养作为历史核心素养重要部分,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促进学生对历史问题建立全面、客观和公正的判断,所以,除了要提高学生的历史史料实证素养之外,对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辩论赛活动,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例如,在学习拿破仑这部分内容时,我就从拿破仑的成功切入,让学生对拿破仑成功的原因展开辩论,认为是“时势造英雄”的为甲方,认为是“英雄造时势”的为乙方,让甲方坐在一边,乙方坐在一边,双方就此问题展开辩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还能在辩论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强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四)围绕历史纪录片,培养爱国情怀素养
         历史教学是一个历史事件再现的过程,指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深刻感知到国荣家荣的道理,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甚至让学生对历史实践死记硬背,这很难让学生对历史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 目标。对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播放历史纪录片,通过历史再现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具体历史情境中,进而让学生更为真实地感受历史背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继而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怀和加过情怀,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抗日战争”这部分内容时 ,为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就需要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讲解,但一味的口述讲述既不生动,又不能有效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所以 ,我就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了抗战时代的“山河破碎”以及当年数十万征军为保家卫国而埋骨异域,无法回归故里。以媒体情境带入的方式让学生深深处地的感受数十万爱国青年、士兵。在学生看完视频之后,提问学生:“在那个烽火硝烟的抗战年代,中华儿女是否被侵略者的种种暴行吓到而屈服呢?”在学生积极思考与讨论时,我又为学生播放了一张照片,并给学生讲解:“这张闻名于世的中国士兵肖像,是世界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之手,1938年在汉口捕捉到这一珍贵的历史镜头,这是一名年仅15岁的国军士兵,精神饱满,目光坚毅有神,他让美国及世界了解了中国抗战的决心。”通过这样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深入分析和感受其中有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继而提升学生的家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符合课程教育改革要求,对提高学生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有重要意义。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探索适合高中生的科学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环境,使学生对历史展开积极的探究学习,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观念和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鲍春宝,刘静.基于高中历史教材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J].教学考试,2020(44):54-55.
[2]刘梦瑶.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181.
[3]刘志东.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0(27):62-63.
[4]黄应芳.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09):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