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2期   作者:周佳敏
[导读] 在小学低段的教学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是对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主要途径,

         周佳敏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城西校区  323000
         摘要:在小学低段的教学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是对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主要途径,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小学音乐教师应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出形象、生动的音乐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和欣赏的兴趣,加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升小学生的音乐课堂参与度,进而促进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效率得以全面提升。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对提高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段音乐;音乐欣赏;有效性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阶段教学应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音乐课程是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而音乐欣赏课教学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小学低段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积极落实新课改的新型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构建轻松、生动、活跃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创造力的全面提升,进而保障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低段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的年段特点,激发兴趣是促进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教育手段,也是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让学生对音乐作品和艺术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才可以有效地发挥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效果。基于此,在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欣赏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制定轻松、活跃、形象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课堂参与度和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选择《口哨与小狗》、《玩具兵进行曲》等具有优美旋律的音乐作品作为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这些活泼清新的乐曲和简单欢快的旋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和学习动力。再如,教师也可以选择《龟兔赛跑》这种故事类型的音乐作品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让学生在故事中欣赏音乐的美妙之处,调动学生浓厚的音乐学习兴趣。
         另外,在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小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教师可以对作品进行段落剪辑,将优美的段落进行截取,然后让学生进行反复欣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激发音乐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可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授音乐作品中的内涵和教育意义,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和旋律的美,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构建音乐课堂教学情境
         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能够丰富小学生的音乐学科知识,拓宽音乐视域,促进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仅仅让学生听音乐和歌曲的枯燥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符合学生发展和学习规律的音乐教学情境,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音乐欣赏课的积极性。
         首先,教师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工具,为音乐作品配上形象、生动的图片、动画,让学生在声形并茂的学习环境中欣赏音乐,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吸收。例如,在《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欣赏过程中,考虑到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对草原知识了解少等因素,教师可以提前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大草原的辽阔景象和优美风光的素材,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图片和音乐合成,让学生在欣赏草原景象的同时学习音乐,无形中降低了音乐欣赏的难度,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成效。另外,在音乐课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多讲解其中的时代背景、音乐风格、创作手法等,让学生在有趣、熟悉、生动的音乐欣赏课情境中体悟音乐中的意境美和情感美。因此,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采用这样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构建音乐课堂教学情境,增加小学生对教学内容中音乐作品的认知。
三、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提高课堂参与度
         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课堂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变成课堂主导者,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而教师要扮演好音乐教学中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提升音乐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通过引导式、启发式以及讨论式等方式,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欣赏课教学中。
         例如,在欣赏歌曲《小雨沙沙沙》时,首先,音乐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歌曲的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把握度,然后可以利用小组合作讨论或者演唱比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经历来表述对这首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中饱含的情感和意境的体悟。再如,在学习《我爱家乡我爱祖国》这首结构简单、旋律优美的歌曲时,教师可以先示范演唱节奏和旋律,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唱进行配乐,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该乐曲的节奏和旋律更加关注,并有目的性的进行歌曲学习,进而改善小学低段音乐课欣赏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落实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积极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总结: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音乐欣赏课作为小学音乐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创新和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强师生沟通和互动,进而有效地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实际音乐方面的教学经验,从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构建音乐课堂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提高课堂参与度三方面着手,对如何提高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探究,促进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位位.试论提高小学生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方法[J].北方音乐,2017,37(5):195.
[2] 褚艳玲.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8):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