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丽娜
金陵中学龙湖分校 江苏 南京 211500
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素质也越来越高,进而对心理教育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在初中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视度,尤其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心理教育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度,时刻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与情感变化,从而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基于此,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心理教育的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心理教育 渗透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综合素质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要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其心理状态,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则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学科,因此,初中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加大对心理教育的渗透力度,充分了解班级所有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其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开展体验式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时候,想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必须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心理教育课。但是在当前我国初中学校中,心理课程基本上都没有开设,大部分初中学校就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一定的心理教育,进而完成对学生心理教育的目标。并且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传统教学方式具有较多缺陷和弊端,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甚至会阻碍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必须要选择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解决,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因为存在较多弊端,所以无法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教学,无法完成心理教学预期目标。道德与法治在本质上具有十分独特的特征,其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消化所学习的内容。
二、科学合理的选择案例,深入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常用的一个的教学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法,但是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注意相关技巧,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教学内容相关的法治案例,通过案例将学生的目光全部都吸引到课堂当中,将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在对相关案例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找到其中所包含的教育内容,使得课堂知识内容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思维也得到进一步开拓[1]。因此,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大选择有关心理的法治案例,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有效培养。
例如教师在的对“情绪的管理”知识点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带着多种多样的情感对世界进行欣赏和感受,对自身所存在的消极心理和情绪进行克服,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自我情绪有较好的控制,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案例让学生感受情绪的控制,尤其是学生长期生活中农村,对国家以及国际上发生的事情没有较多关注,所以可以选择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以后的视频的图片,中国女排以3:1的成绩击败塞尔维亚女排以后,中国女排和塞尔维亚女排所展现出来的情绪。然后教师向学生进行提问:“12年以后我国女排姑娘再次站到冠军领奖台以后,那么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有的学生回答说:自豪、高兴、激动等,教师的再次进行提问“塞尔维亚女排失败以后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这个时候有的学生进行回答:失望、沮丧、伤心等。
这个时候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这些情绪:人类自身具有多种多样的情绪,主要有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主要有怒和哀,消积极情绪主要有喜和乐。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课文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中国女排再次夺冠视频,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人们所具有的基本情绪。之所以选择该案例,主要是与我国的国家荣誉紧密相关,可以将学生的情感进一步激发出来,产生共鸣,同时在该案例中所呈现的消极情绪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情绪,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也可以更好的理解情绪,并将其表达出来。
三、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传授学生知识,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挂以及是非观,促进其全面发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改善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并且教师要加强引导,让学生的在课余时间有关于心理健康的案例进行收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当中有7-8个人,所有的学生完成案例收集以后对案例进行筛选,最后整理成为一套完整的案例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各个小组分析本组所收集到的案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人生观、价值挂以及是非观进行树立,同时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内容进行有效学习。通过小组学生分享案例,可以将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充分调动起到,学生对道德与法律的知识和理念也有更加深入的认识[2]。材料当中的内容是积极向上的,那么教师要鼓励大家不断学习自身所缺乏的优良品质,如果材料当中的内容是消极,那么教师要鼓励大家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良品质,并进行改正。
四、培养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
农村的初中生,多数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在城市务工,自己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抚养,这样长时间下去,学生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他们在家庭中得不到爸爸妈妈的表扬,如果在学校教师再不加强对其引导和表扬,那么这些学生对自己的缺点不能正确对待,十分容易走上弯路。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十分容易出现焦虑、厌烦、暴躁等消极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将更多的关系给予徐盛,学生取得成绩以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进步,教师都不要忽视,将赞许的目光投向学生,增加其心中的信息,减少消极情绪和自卑感[3]。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大与家长联系的力度,告诉家长的陪伴在孩子成长中十分重要,对于学校所举办的一些活动,家长尽可能的抽时间回来和孩子一起参加,让孩子更好的感受父爱与母爱。
例如班级当中的小雪,其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再加上性格内向,所以信心十分缺乏,自卑感也十分强。但是,她在课堂上十分安静,从来不捣乱,但是也从不积极与教师交流,很少回答课堂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认识自己”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的设计一些活动,让班级当中的后进生发现自己存在的优点,不断提高其信心,改变以往的自卑心理,促进其健康发展。
结束语: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对其心理有较大影响的一个关键阶段就是初中,因此,初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关注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在知识点讲解的时候选择合理有效的案例,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人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并且对正确的价值挂以及自我认知能力进行树立和培养,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丽娟. 浅谈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9):292-292.
[2]陈彩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的分析 ——以心理教育的渗透为例[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7(8):61-62.
[3]陈芳. 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新教育, 2017(7):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