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彬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实验小学 362500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很多家长在养育孩子时对孩子过于溺爱,导致很多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不顾父母长辈感受,缺乏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引导学生树立高尚道德品质,为学生普及法治精神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孝文化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孝文化
前言: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百善孝为先的国家,孝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下教育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将孝文化渗透实际教学中,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化品质,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传承,全面提升学生能力与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面对的一大重要难题就是渗透孝文化,但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高度重视孝文化的渗透、孝老对象单一等问题,下文分析这些问题,并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如何有效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孝文化。
一、小学道德与法制渗透孝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高度重视孝文化渗透
在以往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将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当做教学重点,并没有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度挖掘教学知识中的传统文化,忽略通过知识为载体渗透孝文化。并且,教材内容中有孝文化的涉及,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文化一带而过,只是简单地告诫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小学阶段,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与说脚下,意识到在日常的生活中应当孝敬父母与长辈,但是,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如何孝敬长辈这两个方面了解的是少之又少。对于这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孝敬长辈的教育,还要将相应的教育深入教材,充分挖掘教学知识中孝敬老人的内涵,并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将相应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感受相应孝文化的熏陶。
(二)对孝文化对象认识单一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很多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孝文化,并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为父母洗脚、给父母捶背等,但是这些实践活动开展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小学阶段,学生的父母年龄都还比较年轻,身强力壮,在实践活动的参与中学生无法感受到老年人体能不断下降的状况,无法体会到老年人生活中存在很多的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开展的实践活动并没有促使学生意识到关注与关爱老人的意义,对于孝文化的渗透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渗透孝文化的策略
(一)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彰显孝文化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很多教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时,都是以教材内容为核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中,有着较多的孝文化的融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将教材中蕴含的孝文化充分挖掘出来,并将相应的孝文化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
但是,教材中蕴含的孝文化与教学知识糅杂在一起,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挖掘的眼睛,将教材中蕴含的孝文化充分挖掘出来,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孝文化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孝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的感恩教育。
例如:以三年级上册的教材为例,通过观察与分析,教师会发现,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中都涉及到孝文化,对于孝文化的渗透教材中已经落实到教材中的图片和插图对话内容。这些插图和对话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学会珍惜长辈的劳动成果,感恩长辈对自己的关爱。通过对这些插图内容的挖掘,既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还能够为渗透孝文化找到一个精准的切入方向。通过这些孝文化的挖掘,为后续展现教学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多样化展示教学内容
在通过教材挖掘到相应的孝文化内容之后,教师需要通过教学课堂,以教学知识为载体,将这些孝文化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在相应的文化熏陶下,引导学生树立孝老意识,践行孝老行为。通过以往教学的研究,教师会发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单一地应用说教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重回传统学习的老路,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排斥心理,产生厌学心理。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为教师教学课堂的开展提供大量的新颖教学方式,一些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比如:情景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问题教学等。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学习感受与体验,促使学生感知孝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树立孝敬老人的意识。
例如:以“我们的家更美好”这一课时教学为例,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蕴含着帮助家人、担负家庭责任的孝文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生后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凭借以往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将家庭成员列出来,并将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的发展中所担负的责任列成一个清单。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帮助父母做家务,照顾身体不适的老人等。
(三)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对于孝文化的渗透,并应该止步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将孝文化付诸于实践,不但要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意识,还要在日常的生活中,践行行孝行为,从而不断增强学生行孝意识,提高学生自身道德修养。为此在实际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勇于打破教材束缚与限制,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亲自参与、体验的机会,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感知,在实践经历中认识到孝文化的重要性以及践行行孝行为的意义,以此增强学生对孝文化的意识,丰富学生行孝经历,增强学生对行孝行为的认识。
总结:
总而言之,孝文化的渗透对于提升学生道德品质,提高学生自身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内容,深度发掘教材中蕴含的孝文化,应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呈现孝文化,增强学生孝文化意识,并引导学生组织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践行孝行为,实现学生孝老意识的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芳. 新时代孝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J]. 文理导航, 2019, 000(021):P.97-97.
[2]胡莉英. 用好部编教材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孝老教育为例[J]. 江苏教育研究, 2019, 000(019):P.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