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出发举一反三为习作教学寻找搭脚石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2期   作者:赵忠华
[导读] 依据教育部新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

         赵忠华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小学,400042)
         摘要:依据教育部新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笔者结合自己多年语文教学经验,明确语文素养高低与学生的习作水平息息相关,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将作文水平提高,训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这种训练不仅是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还要结合语文课本,利用文中的精彩片段进行赏析,并与自己生活相比较,把文中学到的表达方式,描写方法应用于自己的作文中。利用课本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小练笔,为习作教学找好搭脚石。
         关键词:文本为基础,赏析精彩片段,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正文:
         教育部新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语文素养中的作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针对语言文字应用进行的训练有利于孩子作文能力的提高。结合课本,以文中精彩的片段为基础展开的小练笔就显得十分必要。叶圣陶在他的阅读与写作基础一文中指出训练就是使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明确指出训练的重要性。课堂中的小练笔就可以让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把从文本内容学到的语言技巧,转化成自己的作文能力。是一种不错的训练方式,同时也为习作教学寻找搭脚石。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创造性的把文本中精彩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小练笔最大限度的向学生的实际生活靠拢,在对文中精彩片段的赏析过程中,比照自己的生活,以期适应他们的学习需要或转化为他们乐此不疲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设定小练笔,是重视学生一种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常言道知识是可以传授的,但能力是不可以传授的,它是一种心理的倾向,而小练笔的设定是让学生自身参与的一种练习,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形成一种习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发展。常言道学以致用,这个用就是要把从文本中学到的知识技巧应用于写作当中,应用于自己的实践当中。
         一、以文为例有感而发,促规范表达的搭脚石
         以文为例,小学课文很多贴近孩子的生活,情感的表达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由于年龄的特点,在理解应用上往往会产生偏差,学生要通过朗读,比较,品味,还要动笔仿写,才能找出语言特点。如《再见了,亲人》一课中雪中送炭是指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饿了三天三夜,大娘带着全村妇女冒着枪林弹雨不顾生命危险送上打糕的事情。明确了雪中送炭是在情况非常危急情况下得到的帮助,并马上展开了小练笔。
         学生1写到:他早上上学登上公共汽车的那一瞬间,突然发现自己的公交卡没有,自己又没有钱,一位陌生的叔叔帮他打卡。
         学生2写到:他考试时笔没有墨了。同学把钢笔借给了他。
         学生3写到:早上来到校门,突然发现自己的红领巾没带,身上又没有钱,马上又要迟到了,一位同学借给他一条红领巾。
         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与文本比较,例子之间寻找危急,通过归谬法,发现第2学生写的只是助人为乐,不是雪中送炭。然后引导修改,第2个学生的小练笔改为考试快结束时,笔突然没墨了,一位同学把笔借给了他。通过这样的小练笔加深了对雪中送炭的理解,解决学生应用上的理解偏差 ,促进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又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的仿写目标是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外貌描写,以文为例中指导学生朗读了关于父亲的外貌描写---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的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在分析中让学生发现布满,浑身,到处这样的关键词语抓住了人物特点,写出了一个疲惫不堪,伤痕累累始终坚持的父亲形象。

分析读文,让同学明白描写人物的外貌,要注意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性格,注意人物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的内心情绪和心理活动,举一反三,让学生进行了小练笔,于是天真可爱健康的儿童在兴奋时,着急时,伤心时的富有特点的外貌描写;上课专心听讲的好学生遇到难题时;铁面无私的小干部遇到好友时的矛盾状态……小学课文有很多这样类似的文本如《慈母情深》中母亲的外貌描写;《十六年前的回忆》的李大钊外貌神态描写等,在这些课文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学写,使学生明白了写人物外貌要注意反映人物的内心情绪和心理活动,或者特定的环境中的表现。
         二、读精彩片段,品细节描写做好写作具体的搭脚石
         学生在习作时把一件事能写得清楚,但要写的具体就会出现了困难,因此细节描写的训练就非常重要,细节描写是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的发展有着特殊作用的,学生能有意的对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细致的描写,学生的习作就不会出现空洞无物或者平淡如水。培养学生细节描写利用文本中的精彩描写,让学生学会迁移拓展,举一反三这一搭脚石的训练是很必要的。
         如《全神贯注》一文中关于罗丹专注的精彩描写,就是很好的积累与演练,课堂上通过与学生一起对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进行分析赏析 ,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明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可以生动形象写出人物的全神贯注。由此而展开了小练笔。有学生写忘记一切的读书。有学生写沉浸游戏时忘我的。有学生写与对方下棋时候的的投入。有学生写考试时冥思苦想难题的专注,分别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喃喃自语中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人物专注特点。
         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母亲对儿子赞赏的描写,那种情不自禁的喜形于色,在分析课文时,让学生明白眼睛的细节描写在文中的重要性,寻找生活中眼的描写可以帮助传递感情,愤怒时的眼,生气时的眼,胜利时的眼,羡慕时的眼,责备时的眼,伤心时的眼……人在不同的情感时眼睛的变化,目光的变化,这一拓展练笔让学生明白留心观察人物面部表情的细节变化,刻画的人物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感。
         如《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一文的教学中。文中小嘎子与胖墩比赛摔跤的那一段动作描写,贴近学生的生活感同身受,人物形象呼之欲出。由此迁移展开了扳手腕比赛。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用动作描写刻画两个对手扳手腕时激烈的竞争场景,并与同学交流了拔河,接力赛,篮球比赛等人物的动作描写。
         利用课文中精彩的片段朗读分析,引导学生进行细节仿写,拓展迁移。对自己生活进行有效的观察,解决自己想写也不知怎么写的问题。
         三、品经典构段,为布局谋篇寻找搭脚石
         对文章的篇章仿写。主要从课文的体裁,表达方式入手,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迁移文本中的结构段落进行练笔。如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二、六自然段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段落后,可以让学生围绕不同的主题来写一段话,可写课间十分钟活动丰富,公园一角的花朵争奇斗艳,天上的风筝五彩缤纷,激烈的接力赛,超市的商品无比丰富等。又如迁移文本的描写顺序进行练笔。如《颐和园》《记金华双龙洞》这类课文典型移步换景顺序,是明显的仿写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景物写自己的游记,表达有序清楚。小学课文还有很多的仿写点如首尾呼应,开门见山。承上起下的过渡,详略的安排等都值得为学生习作搭脚。
         依葫芦画瓢最终的目的是不看葫芦而画瓢。利用语文课本中精彩片段的描写,寻找与学生生活相似处产生共鸣,促使孩子进行练笔,为学生的习作搭脚,提高习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国冈:浅谈语文阅读中的随文练笔。(J)南京: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0
         2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3张敏民:走出随文练笔的误区(J)北京:小学语文教与学。20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