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姜
宁德市蕉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福建 宁德 352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越来越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和教育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和儿童群体中的残障人士、以及智力障碍人群。这些人群所接受的教育比较特殊,为了关爱这部分社会成员的成长。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给予更多的关爱,帮助这些特殊学生享受和正常学生一样的教学待遇。音乐教学则是众多教育形式的一种。为了发挥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特殊教育学校培智低中段唱游和律动教学策略的角度出发,旨在提升音乐对特殊群体的影响,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特殊教学学校;培智低中段;唱游与律动
前言:
音乐作为文化传承一种重要形式,一直被当成重要的文化被人们发展和继承。法国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其分别是数字、字母以及音符,从中可以看出音乐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音乐不仅仅是作为欣赏的产物,其可以作为情感的交互、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人的教化的工具。利用音乐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性,为培养特殊状况的学生提供了有效的教育途径,音乐的旋律也能让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敞开心扉、也能让情绪不稳定的精神患者稳定下来。音乐教育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唱游与律动对培智学校的意义
(一)一般意义
唱游与律动是培智学校的基础性课程。对于患有智力障碍或者自闭症的学生来讲,这门学科是其余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不同于文字和符号的理解,音乐用一种全新的方式也就是唱游与律动的方式带学生走进音乐艺术世界当中。用音乐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兼任的品格、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并且这些特殊群体还能从音乐当中习得做人做事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音乐课以唱游和律动的形式开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了学生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对于这些特殊群体来讲,唱游和律动的教学方式使自身能够享受与正常学生同等教育的权力,为其健康成长和积极融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
(二)特殊意义
在特殊教育学校里存在着各种各样残障类型的学生。这些学生从形体、精神、智力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学生类型的多样化导致学校无法安排统一的课程。对于特殊学校来讲,大部分学生的问题都是智力方面存在障碍。由于残障的程度和类型的不一致也导致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也表现不同。最贴切的表现是不同学生在唱游和律动方面也存在差别。
轻度智障的学生能独立完成一到两首完整歌曲的律动。自闭症和中重度智障的学生会发出声音或者用做其他事情来掩盖音乐的存在。患有多动症的学生大多肢体协调,遇到不喜欢的音乐内容会非常反感,这部分学生往往喜欢用肢体去表达自身的情感。患有脑瘫的学生肢体会极度不协调,不能够顺利用肢体语言跟随音乐的旋律律动,就连最基本的舞蹈动作都很难完成。同时由于这部分学生器官发育和构造的原因导致其不能正常发声。而患有语言听力障碍的学生大多只能通过看来获取音乐知识。面对不同残障类型的学生,音乐通过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化,使其较好的扮演社会赋予的角色和使命,进而使整个教学变得更有意义[2]。
二、特殊教育学校培智低中段唱游与律动教学的策略
(一)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
身有残障的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内心更加脆弱。在理解外界事物和不同知识方面也更加困难。这种教学情境就决定了教师需要具备耐心,同时对于特殊群体教学相关的知识要不断学习,必须掌握特殊教学知识和音乐治疗结合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其能力[3]。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不同残障类型的学生需要不同教学方法,而对绝大数学生而言,情境教学是较为通用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音乐知识具象化和生动化,让学生在愉悦之中,更加直观的认识音乐以及背后所具有的教育意义。现代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资源的利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用对唱的方式与每位学生打招呼,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关注,使其愿意与教师互动。在课上教师询问不同动物的叫声,如小鸡的叫声叽叽,可以形成对不同音调的练习,从而能使学生迅速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
(三)在教学中建立评价机制
建立唱游和律动评价机制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善传统的教育,彰显以人为本的教学精神。评价应充分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并用平等眼光看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能够让学生有自信不断实现自我突破。例如:在音乐课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发音鼓励学生唱的准确、声音好听以及动作款观等激励性语言,促使学生更有动力继续学习下去。
结语:
总的来说,培智学校的教学对于国家来讲具有重要意义,唱游和律动的教学方式让残障学生获得了自信,使其能够与正常学生一样学习不同的文化和知识。音乐教学模式正在构建属于特殊群体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的为学生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牟秀萍.自闭症儿童唱游与律动课程教学设计探析[J].潍坊学院学报,2019,19(5):114-117.
[2]喻茜.浅谈小学音乐游戏化课堂[J].数码设计(下),2019,(1):276.
[3]杨毅贞.玩转音乐课堂,让孩子们快乐识谱[J].时代教育,2018,(1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