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专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城东实验小学 362500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提倡“四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让学生多发现
“问题的发现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能力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之一。传统教学认为讲解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减少“无用功”。但我们知道,依靠讲解得到的“高效率”,往往是以牺牲学生的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和发现创新的机会为代价的。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活中、教材中所蕴藏着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发现提供机会。
如《了解土壤》,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土壤,用手摸和捻土壤,把土壤静置在水中。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知道了身边常见的土壤是由水、空气、岩石微粒、腐殖质等物质混合而成,知道了土壤有沙土、壤土、黏土之分;通过实验,学生知道了它们的渗水性不同;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了不同的土壤性质不太一样,因此分别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土壤关系着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再如《我们来养蚕》, 学生通过亲自养蚕、写养蚕日记、拍照、画画等一系列活动,发现蚕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知道了蚕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
二、让学生多质疑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质疑是学生创造灵感的闪现,因为“疑”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
如学习《电磁铁》一课时,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电磁铁有南北极。但在汇报时有的同学说钉尖是南极,有的同学说钉尖是北极,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这时,就引发了“为什么材料一样,电磁铁的南北极不同”和“电磁铁南北极的不同与什么有关”等问题。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利用多种材料,运用多种方法,从多角度去发现电磁铁的“秘密”。这样做大大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欲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做研究应该严谨,认真细致,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的培养就在这一次次的研究中孕育。
三、让学生多实验
皮亚杰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向前发展。”让学生动手实验,既可获取真知,又可培养兴趣,还能发展观察、思维、想象和创新能力。有一次,一个同学告诉我,他早晨起床穿衣服时,发现自己的裤子全湿了,仔细一看,原来是昨晚睡觉前把裤子放在椅背上,不慎让裤脚落到了地面,而地面上刚好有一滩水。他问我是什么原因。我没有马上告诉他答案,而是让全班同学去观察、去实验,帮助这位同学解难题。过了两天,我又把同学组织起来,让他们汇报交流。好多同学用了毛巾、泡沫、餐巾纸、塑料吸管等材料做了实验,并且有的同学还总结出:只有在有小孔或小缝的物体上水才会向上爬。在自主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
又如学习《怎样加快溶解》时,先创设情境:“家里来了客人,用什么办法能很快让客人喝一杯糖茶呢?”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实验得出“用‘搅拌’、‘热开水’、‘研碎’等方法都可以加快溶解”的结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通过实验获取知识,掌握科学方法。
四、让学生多应用
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这是由科学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决定的。科学教学要让学生多接近生活、接近自然,不要把学生老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要广泛利用、开发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课程资源。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明、创造。
如教学《放大镜》一课,在学生明白了“放大镜之所以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是由于放大镜的结构特征造成的”的道理后,布置家庭作业:利用家里的、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放大镜。结果学生用老花镜镜片、废灯泡、玻璃球、瓶子装水等多种不同方法制作出许多简易的放大镜。又如学了《电热》后,学生制作了简易电热切割器;学了《轮子》后,学生利用轮子设计制作等等。通过实践应用 ,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学会了发明创造。
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是无止境的,在学生理解一定的科学概念、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去进行一些新的或深层次的探索。例如《杠杆》一课,学生通过动手探究、分组实验,了解杠杆的作用。为了更透彻、真正掌握知识,并加以运用,可带学生到室外,亲自动手搬动大石头。学生运用杠杆原理用棍撬动石头,加深了杠杆能省力的理解和运用。接着又让学生拿出起钉锤、剪刀进行操作,让学生说说用力的感受,讲讲其中的道理。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把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提升了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