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过渡 学为中心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2期   作者:蒋妙娟
[导读] 最近笔者有幸参加绍兴市优质课比赛,本次比赛上课内容为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蒋妙娟
         绍兴市元培中学     312000
         最近笔者有幸参加绍兴市优质课比赛,本次比赛上课内容为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同课异构的模式更加考验七位参赛选手的教学设计和基本功,笔者有幸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课后反思本堂课的最大亮点之处:基于“学为中心”,追求自然过渡。


         与一般的课相比,同课异构课讲的是同一教学内容,所以更有可比性.相同的教学内容,尽显不同的教学风格,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此次活动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整个过程中,笔者感触颇深,收益颇丰,教师应该关注如何教,更应关注学生如何学.现有几点反思与各位同行分享:
    一、与其“拽着”学生走路,不如放手学生探索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虽然学习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但教学行为却还没跟上步伐,常出现理念与实际教学不一致的现象.教师总担心离开自己的教,学生的学可能会低效或无效.所以,教师一直扮演着一名吃力不讨好的“纤夫”,总是想方设法、拼尽力气在前面拽着学生走.教师“拽”得辛苦,学生学得僵硬.
         教学设计:
         教师:小聪和同伴参加了一次数学实践活动,第一个任务是制作一块等腰三角形纸板,先要在纸上画好模板,再动手制作,请问该如何画?有几种不同画法?
         学生任务单上动手画图.(三分钟以后)
         教师:同学们画好了吗?
         学生(齐):画好了.
         教师:哪位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并讲解画法?
学生1:投影仪展示,讲解画法:先画一条线段AB,再用圆规做出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在垂直平线上任意取一点,连接成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ABC.
         教师:等腰三角形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教师:非常好,这个即是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也可作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还有其他方法么?
学生2:投影仪展示,讲解画法:先画一条线段AB,再用量角器分别以A和B为顶点,画两个相等的角,从而得到等腰三角形ABC.
         教师:依据是什么?
         学生:(思考,犹豫)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教师:同学们有学过这样的定义吗?
         学生:没有!
         教师:这个结论正确吗?
         学生:正确!
         教师:如何证明呢?
         学生:开始思考证明的过程……
         反思:课本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先自己回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再安排了一个合作学习,明确告诉学生在纸上任意画线段BC,分别以点B和点C 为顶点,以BC为一边,在BC的同侧画出两个相等的角,两角的另一边相交于点A,量一量,线段AB与AC相等吗?
         笔者对课本的设计进行了改编,单刀直入放手让学生自己画一个等腰三角形,从操作中思考,从思考中辩论,从辩论中提炼,从而得到等腰三角形判定的两种方法,这样的学习和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印象深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长此以往,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解决问题带了的成就感.
    二、与其“另起炉灶”,不如一题多变.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探究过程,深入挖掘题目的数学思想,多方位分析变通题目,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全方位联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变通性思维,促进学生对题目解法的归纳总结,从而使思考能力发生飞跃.
         例题分析讲解后,笔者对课本例题进行了改编,抛出问题:
         小聪的同伴受此启发,想到了另一种方法:如图所示,从点A出发,在岸边的空地上沿着任意方向前进至C,即构成一个角∠CAD,再用工具测量出∠CAD的角平分线AE,然后重新回到AC方向,在C处测得BC//AE,量出AC的长,它就是河的宽度(即点A,B之间的距离).这个方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板书过程并分析思路)
         感悟:课本后面的作业题中有许多与之配套的习题可供学生练习,但是笔者没有单纯的选择这些题目,因为这些题目的背景和题根都是相互独立,毫无联系,让学生有种题海战的感觉,同时也会产生乏味和厌倦感.一题多变的形式,既让学生感觉题目亲切,又保证了学生思维的连贯,同时也让本节课的过度更加自然、主线更加明确,所以笔者结合例题背景和作业题第4小题的知识点,对例题进行了改编,得到的效果显而易见.
    三、与其“一成不变”,不如“添加条件”
         从形式上说,开放性题目弥补了封闭性题目的不足,使试题形式更加活泼;从思维方式上说,开放性试题往往需要经历较宽广的发散性思维过程,在思维上与同一层次的封闭性试题相比,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探索性,对培养和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开放性题目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做数学的过程,有利于增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增进对数学的喜爱.
         教学设计:
         测完河宽后,小聪和同伴发现河边有块空地△ADC,如图所示∠CAD = 60°,试增加一个条件使△ADC是等边三角形.
         
    
         感悟:一成不变的题目形式,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麻痹感,从兴趣上产生厌恶感,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力,是笔者一直在思考并试图解决的问题.所以笔者没有采用常规的封闭性题目,而是再次对例题进行了改编,用开放性题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基础弱的同学会添加条件,基础好的同学多种情况的添加条件,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李芳 . 注重题目变通,提升思考能力 [J].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7(1-2)
 [2]刘晓钗 郑士波 . “学为中心”常态教学的思考 [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7(3 )
[3]余小芳 刘成龙 . 凸显数学本质,追求自然过渡 [J].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6(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