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提升劳动教育课程质量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2期   作者:毕汗铭
[导读]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
 

         毕汗铭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学府路小学
         【摘要】: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乃立身之本。习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开创精彩未来。孩子们只有学会劳动技能,才能更好地创新发展。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教育普遍只重视学生考试成绩,对应该普及的素质教育缺乏力度,对劳动教育的宣传、落实是不到位的。学校、家庭和社会没有把劳动教育放到足够重视的应有位置上。这就导致了学生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不良,劳动技能低下。
         本文在分析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的原因,从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学生教育五位一体的立体架构出发,介绍了家校合作提高学生劳动教育效果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家校合作  劳动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很多原来农村
的地方都变成了城市。人们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不再存在,这导致部分的孩子们在农耕文化方面得不到传承!这种现状,使孩子们直接失去了农耕文化的学习机会。在过去的二、三十年时间里,由于上述状况一直存在,很多以前都是农村户口的孩子出生后就直接变成了城镇居民。在教育孩子们的时候,家长觉得现在也没田、没地了,孩子也不用再耕作了,思想上也会觉得孩子不应该再像自己以前那样去辛苦的劳动了!此外,我国之前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只生一个孩子,导致孩子们在家里都被长辈宠坏了。在家里,家长都生怕劳动会累着孩子、苦了孩子,家里的所有事务都由家长一手包办,孩子什么都不用做,他们成了衣来伸手、方来张口的土皇帝!基于这些原因,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这使到孩子们的家庭劳动锻炼机会在无形中就被剥夺了,结果好多的孩子上学了,对大人还都产生严重的依赖证,不会劳动、不会生活、不会自理......
         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在上学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学习上的评价唯高分论、唯文凭论的影响!他们也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家长们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能考上好的大学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就都不重要,他们心里产生了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不尊重劳动、不重视劳动教育的想法。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有,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 孩子都比较懒惰、不愿意动手劳动。嘴上来说,别说建造一幢楼房,就算是开飞机、造导弹都不在话下,说什么、什么都会;但用手来做,就连洗碗,炒菜、拖地他都不行!就更别说选种、种菜、耕田这些农耕文化了!做什么、什么都做不了!我国当代学生最缺乏正是劳动的价值概念,不崇尚劳动,甚至鄙视劳动,自己连衣服、被子都不叠、书包都不背,他们体验不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如果不解决这个“教育上短板”问题,将来,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眼高手低、只能是纸上谈兵!我们的新生一代就没有创新能力!
         幸好,在最近的几年,国家教育部、社会、学校、家长都已经认识到社会快速发展引起的教育环境的变化对下一代的劳动教育不足的缺失。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为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教育部2020年7月下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引性文件。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有部分地区的学校已经按党的教育方针要求走在新劳动教育的前面:比如江苏南京金陵中学开展的烘焙、家政、学农等课程;深圳市龙岗区教科院附属小学开展的:种好智慧田助推学生健康成长。
         就是在这样情况下,各地不同的学校出现的新劳动教育。
         一、制度保障、家校形成共识、加强统筹协调
         在广泛征集、收集学校、家长、学生的意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学校的制度。1.成立由校长组长的新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及时掌握劳动教育工作推进情况。2.学生成长与家校合作中心负责劳动教育项目的设计、宣传、指导;3.各学部负责项目的推进落实、发现存在问题;4.后勤服务保障中心负责物资的筹备;5.家长委员会负责协助老师进行劳动技能、技巧的培养;6.督导中心负责学校实施劳动课程计划的检查指导,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基地等落实到位。新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团队出台《家校劳动教育制度》,指导全体教职工、家长积极开展新劳动教育,引导孩子们在家务劳动中获取知识形成课程系列,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素养。
         二、家校合作,多渠道开展劳动教育
         北京小学原校长吴国通认为教育的起点是从家庭开始的,劳动教育中家庭教育应该起到重要作用。新劳动教育要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使他们懂得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我们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家长应协助老师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学期学生要掌握1至2项生活技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并提出明确家务劳动的要求和评价方法,根据学生在家中的劳动等第和家长评价,形成家校合作的劳动奖励机制,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自强的独立品格。每学期,各班家委都组织学生到农耕园体验“学农”活动、家务评比活动。劳动教育不仅是动手动脑的锻炼,更是在与他人的关系建立中,孩子们感悟到了劳动的价值和自我的成长。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学校应通过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
         1.常规的劳动值日工作。一大两小的卫生清洁工作,应该成为学校每天的常规劳动,每个班级的老师应该安排好值日组长、职责、分工表。每周的一节的全校劳动清洁大扫除,各班老师要指导学生、分派任务,采取分组训练方式:扫地、拖地、抹台凳、摆桌子、倒垃圾等;每学期完成一个周期的练习。
         2.农耕文化进校园
         劳动教育应该着眼于学生劳动知识的获得、方法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也应该关注学生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在合作、互动的关系中增进对话,促进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交往方式的转变。


         农耕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中国的农业时代。中国数千年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历史,创造了发达持久和长盛不衰的传统文化,结合本地实际,学生在校园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校园实践活动进一步体会农耕文明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科学的进步。
         学校把农耕文化引进校园,无声中向孩子传递“勤劳节约、热爱自然”的价值观和热爱家乡的情怀。我们邀请家长代表和学生一起种植本地常见的农作物,按班级将快乐农场划分若干种植区,指导学生播种、管护、施肥、浇水、收割等一系列耕种流程,结合科学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劳动能力,增长了科学知识。在探索中,我们意识到:劳动教育的实施需要系统思维,需要融通课内与课外、家庭与社会的多种资源。我们以项目学习的方式,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探究、实践检验、协作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实践,合作制订活动方案,记录过程,交流感想,把观察、阅读、数据采集、资料检索、研究设计、作品创制、劳动作业、沟通协作、问题解决、创新创造等融为一体,并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悟劳动的价值,培养核心素养。
         学生们在劳动与合作中铸就责任感、坚韧、独立、仁爱、合作等优秀品质,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创造条件。
         3、全面构建新劳动教育课程系列
         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劳动教育被列入综合实践活动课之中,教材使用、教学设计与评价、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在实践中被边缘化。因此,我们对劳动课程进行了系统规划和构建,重新明确了劳动教育在学校课程中的重要价值和地位。这看起来是一小步,却实现了观念和态度上的一大步,成为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基地建设不断向深入推进的重要动力。
         我们努力加强劳动教育,全面构建新劳动教育课程系列,在动手动脑中发展智慧,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健康生活,形成阳光、自主、独立的个性品质,从而拥有获取幸福的能力。学校倡导教师们大胆创新,老师们根据自己的优势开发新劳动教育课程!课程即充实又丰富了同学们的课程需求,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课程需要,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各年级的学生都将在这个“大自然学校”里参与丰富多彩的农学实践,自主开发的劳动校本课程:插花、厨艺、中草药种植、开心农场、水生物种植、花卉的种植、发酵臭屁醋等等。农耕文化课程延伸:美术:绘画、摄影、手工制作,音乐:歌唱,语文:朗诵、写作,数学:练习题、图表,其他:厨艺。劳动虽然辛苦,但是孩子们参与合作探究的劲头很大。
          学校还与气象馆等机构建立了紧密的课程合作关系,做到“馆校结合、家校结合”。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广阔的劳动教育空间,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经历、解决问题的空间。
          劳动教育要走向学生的生活、学生要主动参与劳动。在多种形式的劳动中,学生的生活能力会得到提升,学生的素质会得到发展,学生的美好生活会得到创造灵感。
         三、制定劳动教育评价标准,进行劳动教育评价,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
         1.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以小学“菜心种植”主题活动的评价为例。“学生自我评价表”中设置了相应指标:关于“菜心种植”的知识,我学得怎么样;我能自己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吗;在种植过程中,我的方法是不是正确;我与小组同学合作得怎么样;我种的菜心生长情况怎么样?学生需要围绕这些问题,从“很满意”“还可以”“需努力”这三个评价等级中作出选择。
学生互评有两种,一种是小组内成员之间的评价;另一种是本组成员对小组整体情况或个别同学的评价。我们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将评价项目和标准等制作成表格,由学生互相评价后填写;或者教师指导组长主持互评活动,结合观察记录,提出各自的观点或意见。在评价中,积极引导学生接纳自我,欣赏别人,既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又能坦诚提出改进建议。
         2.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会在评价之前设计前置性任务,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任务完成的过程,细心观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家长评价表中,我们请家长从多个方面对孩子进行描述性评价,比如孩子对参与的劳动是否感兴趣;孩子在这项活动中投入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您对孩子的劳动过程和相关作品有什么看法;从孩子参加这项劳动开始,您是否发现孩子有变化?等等。
         学校还以专题网页、微信公众号、学校橱窗展示等方式,建立劳动资源和劳动成果的展示、交流、分享、互评机制。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发现快乐,在劳动中学会合作和表达,在劳动中欣赏他人的成长,成为“快乐小农民”“劳动小创客”“公益劳动志愿者”“家庭劳动小能手”“创意劳动艺术家”。
         四、成果展示、学生学会了什么?
         1、我学会了扫地、拖地、洗衣服……
         2、我学会了番茄炒蛋、煎蛋、炒土豆丝……
         3、我知道了如何打理菜地、改良土壤……种菜最好每天早上、傍晚浇水,水浇多了,菜根会烂的……
         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跨学科的知识体系,需要教与学的方法和策略,在家校合作下的新型劳动教育中,全体师生、家长形成共识、家校合力,开展新劳动教育,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劳动素养,实践创新能力!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劳动的光荣,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劳动,人类才能生存,社会才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创新!
         
         
         参考资料
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2.2020.7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华南师范大学叶伟生《通过家校合作提高小学生劳动教育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