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文
浙江省绍兴市昌安实验学校 312000
摘要:儒家核心思想是“仁”,而孝为其根基,《论语》里多次论述了“孝”,其内容主要有:一、为什么要孝,孝是仁的根本和入手点,能让国家和平稳定,人们安居乐业。二、什么是孝?《论语》中没有给出明确的概念,但其核心内容是让父母身安心安。三、怎样行孝?孔子要求子女辈,养父母身,敬父母心。及时行孝,顺着点父母,非不得已,不离开父母。
关键词:《论语》 孝道 行孝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自诞生以来,《论语》如皓月明星,照耀着一代又代人;如清泉甘露,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于丹说:“《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去脚下朴素的起点。孝敬之道就是这种朴素的起点。”[1]儒家核心思想是“仁”,而孝为其根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述而》)《论语》里多次论述了“孝”,且集中于前四章中,可见儒家对孝的重视。《论语》就“孝”阐述了哪些内容呢?
一、 为什么要孝?
孔子重孝,孝是仁的根本和入手点,“仁者爱人”,试想:一个人如对有养育之恩的父母不孝敬,对有血缘之亲的兄弟不爱护,他又怎么可能爱苍生万物?孔子生活时代,宗法奴隶制日趋瓦解,“礼崩乐坏”,要维持正常的社会关系,孔子主张先稳定家庭,树立父母的权威,进而延伸到国家、社会的稳定。“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学而》)一个孝顺的人,很少会犯上作乱。一个人有孝心,说明他会感恩,讲秩序。整个社会就是一张关系网,与亲人的关系是起点,处理好与亲人的关系,会对整个社会传递出一种强大的力量。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参政?孔子回答:“《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让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也是参与国家管理。为国家作贡献,方式有很多种,孔子致力于培养人们的孝悌,也是为了国家和平与稳定,为了人们安居乐业。
《孝经》集中阐述了儒家孝道思想,“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强调了孝的地位,孝是道德根本,教养由此产生。百善孝为先,孝是品格的保障,舜的孝心赢得尧的欣赏,迎取了尧的两个女儿,继承了尧的天下。汉武帝特别重视人才的品德,特设孝廉来选拔人才。君王立国,百姓立身,孝字为本。人们常说:“有孝心的人,品德不会太坏。”有孝心,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作为国君,想让百姓接受你的统治,该怎么做?季康子就这个问题提问孔子,孔子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为政》)要想百姓忠诚于你的统治,你必须孝敬父母,以仁慈之心关爱他人。上行下效,整个社会秩序好了,社会就和谐了。
二、什么是孝?
孝是什么?《尔雅》定义“善事父母为孝”。西汉贾谊《新书》说“子爱利亲谓之孝”,即孩子爱护并做有利于双亲的事叫做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从字形上解释,孝是子女对父母赡养和敬重。关于“孝”,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定义,但基本词义都是指善待父母。
《论语》中,不少人向孔子问孝,孔子分别给予了不同回答。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何谓无违?孟懿子没再追问,而孔子也没再讲。后来在樊迟为其驾车时,孔子再次提到孟懿子问孝这事,并具体讲了“无违”。子曰:“生,事之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为政》)对孟懿子来说,无违礼就是孝,即按礼节来侍奉、安葬、祭奠父母。孔子非常重礼,认为“不学礼,无以立”,主张以礼治国。礼就是秩序,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子孝亲,臣尊君,不蔑视、僭越礼节。孟懿子是鲁国大夫,把持朝政,不把鲁君放在眼里,常做越礼之事。孔子本想借“问孝”这事来劝导孟懿子不做违礼之事。孟懿子没再追问后,孔子意犹未尽,他主动向樊迟提起并详细阐述这事,樊迟是孟懿子朋友,或许孔子是想借樊迟之口,达到教导孟懿子守礼目的。
孟懿子儿子孟武伯也向孔子问孝,孔子回答是“父母唯其疾之忧也”,对于这句话,辜鸿铭认为:“想想当你生病时候,父母是那么心急如焚,那么你就知道应该对他们承担什么样的责任。”[2]言下之意是不让父母为你身体担忧,做到就是孝。孔子为什么向孟武伯强调这点,因为孟武伯身为贵族之后,骄奢淫逸,有诸多声色犬马切身之疾,孔子借孟武伯问孝之机,对他进行批评和教育,训诫他少行不义之事,言行要小心谨慎。
何为“孝”?孔子的回答因人而异。对于像孟懿子和孟武伯这样的上层人物,孔子针对他们孝行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规劝。他们能知节守礼,谨言慎行,不牵连父母,不让父母担心,就是孝了。
孔子的学生们也问过“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孔子对当时流行的“父母老有所养就是孝”观点,进行驳斥,并与犬马进行类比,认为如果内心不存敬畏,孝养父母与蓄养犬马没区别。孔子针对社会中不正确观点,向子游阐述,孝不仅是物质上赡养父母,还要在精神上敬重他们。所谓“孝敬”,“孝”表现在行为上,“敬”存在于心,当心存敬畏,为父母行孝时就能和颜悦色,而这一点最难。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为政》)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侍奉父母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老人享用,难道就是孝吗?”由于人个性差异,日常事务烦扰,为父母做事常会流露出情绪。父母见孩子烦躁不安,也会担忧不已。孔子认为带着情绪为父母做事,不是真正的孝。孔子对子游和子夏的回答合起来,就是其对孝道的完整阐述:孝应是对父母,生活上的赚养,心里的敬重,脸上的和悦。孝,发乎于心,显乎于情。《礼记》有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子女要敬爱父母,让父母在外能安其身,在内能安其心。
孔子不愧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倡导和践行着因材施教。关于“孝”,他没有给出统一答案,而是针对不同个体,给予不同回答。对于贵族,孔子重在纠正孝行,从而让他们能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对学生,孔子着重强调孝心。子游、子夏皆来自寒门,在物质生活上不能过多讲究,关于“孝”,古语云“论心不论迹”,孝敬父母,关键是我们心中对父母要有那份深深的敬。子游、子夏个性不同,孔子对他们给予不同回答。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孝是什么?孔子没有固定的概念,但从其言语中,我能悟到“孝”的核心内容,就是让父母身安心安。
三、怎样行孝?
知孝,懂孝,关键是行孝。孝行天下,事无巨细,不论子路百里负米,黄香扇枕温衾,还是董永卖身葬父,杨香扼虎救父,都是令我们动容,敬佩的孝子孝行。行孝没有固定模式,除了养父母身,敬父母心,孔子在《论语》中还告诫我们,行孝要讲究方式方法。
与父母相处,由于年龄差距,阅历不同,生活习惯,看问题方式自然会不一样。当与父母意见相左时,子女辈到底应该怎样做?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孔子告诉我们,侍奉父母时,如觉得父母有不妥之处,可委婉地劝止,轻声细语,和颜悦色地去劝说。如果父母仍坚持自己的做法,做孩子的还要心存尊敬不违抗,继续为父母操劳不心生怨恨。孝顺,孝顺,顺从父母即为孝。绝大多数子女与父母之间不会有原则性的冲突,两代人,出发点都是好的,可处事方式不一样。这种情况,当今社会仍非常普遍,勤劳朴实的父母被子女邀请入城生活,可他们原有的乡村特色的生活方式却“不合时宜”了,剩饭剩菜舍不得仍,瓶瓶罐罐要收集等,子女秉着好心劝父母,父母心里不高兴,子女也颇感委屈。孔子的话为小辈们提供一把打开心锁的钥匙:不违抗、不抱怨。爱父母就要尊重并包容父母的习惯,毕竟几十年养成的习惯,不可能说改就改得掉。行孝时,子女要顺着点父母。
古时交通极不便利,通讯极不发达,亲人分别,往往数载难以相见。孔子认为,作为子女,不能轻易远离父母。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孔子主张把行孝落实在日常听命侍奉上,子女在父母床前尽孝,膝下承欢,关心父母的身心健康。然而好男儿志在四方,孔子就曾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也并非绝对要求子女不出远门,如非得要出去,“游必有方”。一定要让父母知道你去了哪里,不让父母担忧,常写家信报平安。而今,交通、通讯极方便,出外打工、创业成了众多年轻人追求的生活方式,父母往往给予支持。追逐梦想,行走天下,但“游必有方”,隔三差五,打个电话,报个平安,父母在家心能踏实点。四通八达的海陆空交通线路,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家常。行孝的方式不拘一格,心到意到父母就能感觉得到。
有些人常把孝敬之心埋心底,随自己的境况,对父母孝敬之情表现得或浓或淡,闲暇或顺利时,浓一点;忙碌或失意时,淡一些。总想着,等我有空了,混好了,再好好孝敬父母,殊不知,很多的意外会先到。正如毕淑敏所说:“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人生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珍惜当下,及时行孝。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告诉小辈,父母年龄不可不知道,一来为父母高寿而高兴,一来为父母年事已高而忧愁。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父母避佑下生活,不知不觉中,我们已成人,父母已变老,但我们却一直以为父母是永远的保垒,永远有办法。孔子告诫我们要知道父母年龄,是要我们极早警觉,父母已年老,需要我们照顾,要抽时间多陪父母,尽孝心。为父母尽孝,需要多一点警醒,不让人生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父母活着时,身旁尽孝,父母去世了,是不是尽孝结束了呢?孔子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活着的时候,孩子听父亲的,但可有自己的志向,观察他的志向了解他。父母亲去世了,孩子可以独自行动,如果他能按照父母的志向去生活,不随意改变,做到了就是孝。无论父母在世还是离世,要始终遵循父母的教导,依父母志向行事。当然,这里“父之道”,一定是正道。孔子虽强调要尽孝,但绝不是盲目顺从父母。“事父母几谏”,孔子认为父母有错误,子女要劝谏。
“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真正的孝敬,是把对父母的情感推及到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社会担当责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正所谓“忠孝两全”。尽孝,从孝亲开始,双亲在,供养、侍奉;双亲没,弘扬父母遗志,完成其未竟之事业,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即为大孝。
由于生活环境不同,《论语》关于孝的描述,不见得全符合现代标准。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不管什么时代,“孝”始终是维系个人身心健康,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论语》有关孝道思想,是我们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传承孝文化,我们要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于丹.《〈论语〉心得》[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2017年
[2]辜鸿铭.《辜鸿铭讲〈论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