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虞美人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2期   作者: 胡芹
[导读] 理解并掌握鉴赏古代诗歌的基本方法之一: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胡芹
         贵州省实验中学    550001
         教学设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鉴赏古代诗歌的基本方法之一: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诵读的要求。在把握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基础上,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诗歌的方法,从而理解诗歌中蕴涵的深刻情感。
         3、背诵课文。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内涵;
         教学难点: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鉴赏诗歌。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分组:四人为一组,组内每位同学必须起来回答问题一次,组内同学自行安排分工。
         课前学生自主预习并查找相关资料,完成预习作业,并用手抄报的形式呈现。
         课前预习作业:
         1、请同学为“李煜”写一篇评论,字数600字,文体不限,内容必须包括:《虞美人》词牌的来历,李煜所处时代,他的人生发展经历和创作诗歌的风格。
         2、查找材料,阐述“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涵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导入(活动一:手抄报展示。)
         在课下请同学为“李煜”写一篇评论,字数600字,文体不限,内容必须包括:《虞美人》词牌的来历,李煜所处时代,他的人生发展经历和创作诗歌风格。并用手抄报的形式呈现,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投屏展示,请优秀的手抄报制作者现场朗读自己的评论)
我们同学运用诗歌鉴赏的方法“知人论世”理解了诗歌,那今天我们换一种方法来进一步赏析这首词——“因声求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们采用多媒体展示手抄报和现场朗读学生自己写的评论相结合的方式,对“知人论世”这部分课前内容进行调整,把原来的查找作家作品、背景资料、文学常识等资料变为“为作家写评论”的形式,学生不仅掌握了必要的文学常识,而且锻炼了写作能力;不仅积累了作文素材,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与思维,为后面的教学作足铺垫。
         (二)诗歌鉴赏——因声求气(活动二:小组讨论鉴赏诗词)
         1、请同学朗读,正音。请同学进行点评。
         2、问:我们应该如何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为什么?我们可以从节奏、韵律、意象、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5分钟独立思考,10分钟前后四人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至少选择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确定答案后请一位同学代表发言并依据讨论进行示范朗读)
         明确:
         (1)节拍:223;212;223;2223。43;221;223;243.
         补充:词曲的诵读,要注意节奏的把握,一般是根据情感来划分节奏。
         五字句中有212式的。如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
         七字句中还有223式的,如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
         九字句中有2223式的,如李煜《虞美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韵律
         音律的变化与作者自己心情起伏回转系统配合,在形式和内容、情绪问题上达成了一个高度的和谐。
         补充:押韵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特点。它是字音中韵母部分的重复。
         同一韵母有规律的在一定的位置上重复出现,就是押韵。押韵一般是在句尾。因为在句尾会有意义和声音较大的停顿之处,造成的节奏感会很强烈。


         近体诗的韵律要求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一般押平声韵。
         词押韵分三种:押平声韵;押仄声韵;换韵。
         《虞美人》就是一词换4个韵,不仅使词作具有音韵美,而且在诵读中显得感情丰富而不杂乱。
         (3)手法、意象
         词作语调情感:低沉凄楚、曲折迂回
不变的“外物”:春花秋月无尽—又感东风—雕栏玉砌应犹在(过去)
         ①对比        ?
      巨变的“人事”:往事短暂无常—不堪回首—朱颜改(现在)       
         ②情感:抒发词人作为一位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惆怅之感。
         ③比喻,尾句用比喻,化无形为有形,把抽象感情具体化。
         ④虚实结合。对往事的回忆是虚写,现在的愁苦的抒发是实写。前虚后实。
         ⑤意象: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雕栏玉砌、朱颜、故国、明月、春水
         ⑦朗读点评:
         “何时”语速要慢 ,““知多少””要慢 ,“昨夜”后要有一定停顿 ,“又”重读 ,“东风”轻读, “朱颜改”语速要慢,但逐渐加强力度,音量不要太大, “向东流”要绵长。
         3、小结:朗读的最终目的是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在情感的体悟中用声音来再现情感。这就是“因声求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首先是充分调动学生已经激发出的竞争意识,在独立思考之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再从不同角度进行自主赏析,小组间进行信息的分享,进一步讨论赏析诗歌。最后根据分析进行有感情的朗诵,在朗诵中进一步体会诗歌情感。真正的理解“因声求气”。
         (三)拓展延伸,吟咏诗韵(活动三:拓展延伸)
         1、问:刚才我们用“因声求气”的方法赏析了《虞美人》,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朗读我们已经学过的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明确:感情基调:豪迈、激昂、空旷。?
         具体指导:?
         ①要用浑厚的声音朗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要重读“大”,定下全词豪放的感情基调。要用缓慢的语速朗读“千古风流人物”,然后慢慢把调子提上去,稍微有重读。?
         ②“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三句应读得抒情,平淡,缓慢。?
         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要有节奏感,要读出霸气,形容词和动词重读,语调要慷慨激昂,情绪要饱满。
         ④“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位满面春风、潇洒从容、气定神闲的微笑的看着战场的周瑜。所以朗读时,要轻快,感情带有得意。前三句语调平和。读“雄姿英发”时要有崇拜英雄的感情。读“谈笑间”时加重尾音,延长声音,“灰飞烟灭”要读的轻快点,以表现周瑜在指挥战争时游刃有余、胸有成竹的样子。
         2、小结:在鉴赏中国古代诗歌时,首先我们要进行细致的揣摩,即以意逆志、缘景明情;然后再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技巧来达到深刻体会诗歌思想情感的目的,即因声求气。在鉴赏诗歌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要将指导诵读方法、体悟古代诗词意象和把握诗歌情感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培养诵读习惯来提高对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有效的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在的迁移。将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界限打破,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要求和必修教材的教学要求进行有机整合。
         (四)课堂小结
王国维也曾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让我们再次吟诵,诵出对伟大词人的同情与缅怀!  
设计意图:诵读是对诗歌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还要读出情韵,发现隐藏在诗歌背后的自己,从而达到读者与诗人的情感共鸣。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词。
2、选择一首喜欢的诗词,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进行赏析并在班上进行朗诵。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设计是课堂所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要求学生应用今天学过的方式,强化本节课要点,让学生进一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设计是课堂所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要求学生应用今天学过的方式,强化本节课要点,让学生进一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