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身体与思维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共舞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2期   作者:魏唯
[导读]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魏唯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东盛路小学 邮编 236000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由此可见古人重思考、轻身体活动;无独有偶,远在德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尔也认为“身”“心”是分离的。鉴于此,无论是现代还是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道德情感的树立是靠大脑去理解,然后内化于心转变为行为,却忽视了低年龄段儿童的思维方式与理解能力往往是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因此,尊重儿童的天性、顺应儿童的生命自然成长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特别强调的,如何将儿童的身体活动与我们期盼的学生深度思考联系在一起是值得探究与推敲的。
          一、什么是身体思维
         1.身体思维的发展历程
         人类的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觉通路的建立,这是指人出生以后要建立感觉通路。第二阶段是感觉动作的发展阶段,婴儿在刚出生时手脚会不自主的乱动,此时他们尚且无法移动身体,直到6个月后,他们才可以有意识地做拿玩具这类活动。随着婴儿个体器官间关联程度提高,他们才会进入眼耳经验、大脑经验为主的身体分工学习阶段。第三阶段是身体形象的认识阶段,简单来说是指此时孩子要依靠感觉动作的发展才能对外界的刺激做有意识的反应,但对于身体活动的灵敏性、准确性取决于对自己身体形象认识的程度。第四阶段是知觉运动的形成阶段,孩子通过前三个阶段已获得相当多的经验,因此,孩子可以听懂别人的话,并且将他人的语言转化为指令传输给大脑,从而完成一系列动作。第五阶段是认知学习的产生,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完全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推理、观察等活动了,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儿童在此之前所有的学习行为都是依靠身体思维完成的。那么我们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活动设计中加入身体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是完全具备科学依据的。
         2.身体思维的特征
         (1)整体性。低龄段的儿童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是无法彻底分割的,例如学生在数数时会情不自禁的使用手指作为工具,一个一个数。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更是如此,抽象的情感表达需要寄托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例如一年级下册《大自然,谢谢您》这节课中,课标要求师学生建立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果只是依据不同的主题过课文,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是浮于表层的,不如带领学生真正地融入大自然,当学生真实地融入鸟语花香的情境,什么都不必说,学生自然而然会产生愉悦的心情,那么亲近大自然、喜欢大自然的情绪就自主流露出来了,这就是身体活动带动思维发展,思维发展促进身体活动的意思。
         (2)体验性。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使学生体验过程、自主探究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之一,在身体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体验。例如四年级上册《正确认识广告》一课中,模拟你的一天中完全没有广告会是什么样子对比被广告信息淹没的一天是什么样,学生喜欢“演一演”这种课堂活动,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模拟的过程其实就是体验的过程。
         (3)探究性。儿童的天性就是对外界充满极大的好奇,当出现新鲜事物的时候,学生的第一反应是用眼睛观察这个事物的特征,继而不断靠近,企图用手指或身体触碰,遇到从未见过的食物会忍不住用鼻子闻,用舌头品尝。

例如在执教四年级下册《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师在了解学情后就可以把当地的饮食风俗搬到课堂或者提前安排学生去自主探究,例如“我们身边的风俗”这一话题中出现的有孩子满月的人家要给亲朋好友送红鸡蛋,学生亲眼看见红鸡蛋的制作过程,可以用手摸一摸、看一看、尝一尝,闻一闻就能建立深层次的思维探究。
          二、运用“身体思维”教学策略的优势
         1.发挥学科“活动性”的特征优势
         低年级段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感性思维为主,他们往往需要借助身体进行情绪的表达和语言的补充。例如在执教三年级下册《不一样的你我他》时,建议教师可以采取动手画一画的教学策略,准备同样的蛋糕简笔画,请不同的小组填色,学生对色彩、绘画非常感兴趣,当他们在教师的指引下,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填充色彩,会发现别人的想法和自己的都不一样,继而在这种对比下接纳不同,感受到生活是因为不同而变得多姿多彩。
         2.符合低年级段学生的思维方式
         认知领域的具身思维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认知变化取决于个体与外界相互交往的过程。低学龄段的儿童其思维发展方式往往需要借助身体来表达,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语言积累还不够,他们的思想常常无法直接用语言来准确表达,这时学生的身体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三、低学段道法课堂上身体思维的教学策略
         思维的作用在于可以将最新获取的信息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就如同一个过滤器,只保留了与个体经验与认知相关的事物,并且尽快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联系,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图式。教师想要让学生有更全面的认识,就必须要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加速思维的运转。我在执教五年级下册《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时,由于学习内容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我在教学时采用了以下方法。
         1.以身试“衣”
         教师应用课前调查,请学生带来祖孙三代不同时期的衣服,有爷爷的老式军装,爸爸的旧西服还有我们的羽绒服,首先从直观上学生可以从服装的样式、新旧程度辨别这是属于哪个时期的事物,然后学生在依靠闻一闻,可以嗅到旧衣服发霉的味道比较重,最后再试穿一下,学生会发现还是现代的羽绒服最轻便舒服又保暖,这种一看、一闻、一试的状态让学生心目中有了评选标准,无需老师多言,学生就可以感受到改革开放前后巨大的差异。
         2.以口尝“食”
         分组准备三种不同时代的食物:野菜、窝窝头、蛋糕,学生分别品尝,从味觉上就可以感受到改革开放前期我们国家的穷困,从而突出了现在社会的繁荣富强。这种以味觉牵动学生思维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孩子的生活印象里只有牛羊才会吃草,人怎么会吃草呢?但是当出示老照片和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同学们就能理解改革开放政策的势在必行,继而可以联想到改革开放的初期遭遇了多少艰辛困苦才有了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具有巨大的潜力,应用身体思维的思想可以更好地开拓课堂、开展教学、开发智力,身体思维是对大脑思维的补充,是更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活动,让身体与思维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共舞,而不是身体与思维只有一个在路上,是我们全体任课教师的追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