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2期   作者:杨忠美
[导读] 思辨能力通俗点来说,就是思考能力和辨析能力。

        杨忠美
        贵州省凯里市湾水镇长坡小学  556017

        摘要:思辨能力通俗点来说,就是思考能力和辨析能力。不论是在人的学习当中还是生活当中,每个人都需要具有思辨能力。思考能力是指人对于某一事物在大脑里的思维活动,而辨析能力是指人对于事件或者性质的分析辨别能力。总的来说,思辨能力就是每个人对于社会事物发展过程以及缘由等等的思考辨析能力,它需要人极其灵敏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教学内容除了课本上的古诗词课文等,它还包括教学生为人处事以及思考和辨析事物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初级阶段,是开展学生思维的最佳时期。帮助小学生培养好具有哲学色彩的思辨能力,能够促进他们读懂语文学习素材中更深层次的思想情感、更好地理解语文,同时也让他们能够迅速掌握语文阅读中的理解技巧与方法。在语文阅读中实现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提升,也终将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学习的效果,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更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辨能力;?思维发展;
        
        思辨能力的迷失就代表自我的迷失,因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现在网络盛行,大家随大流一起跟风,出现了很多片面化且极端化的言论,很多人都丧失了思辨能力,这些都是不健康的。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虽然不能作为学生思想的主导者,但是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要教育者,老师可以更多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发挥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让小学生养成爱思考和辨别事物的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这一主题进行探究,培养小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阅读积累奠定思辨基础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主要就是告诉大家,书中的知识是渊博的,书中具有丰富的营养供人汲取。自古以来文人们知识都是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获得的。同时,要想具有卓越的思辨能力,就必须先储备好足够的知识,即阅读尽可能多的书籍刊物。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不能只是讲述课上知识,在课本知识之外,也要给学生拓展课外知识。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储存更多知识,这样才能在书中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学到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老师会讲到《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等三首古诗,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人对秋天的想法,以及学习诗词优美的表达方式。而在讲解注释和让学生背诵之余,语文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课外的关于秋天的诗歌,诸如刘禹锡的《秋词》,通过向学生介绍,这首诗的释义及情感,以及刘禹锡的人生经历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可以打破学生的范式思维,让学生体会到秋天不止有“悲怆”、“寂寥”等情绪,也可以有豪情;更让学生意识到想要真正的读懂一首诗,或是一篇著作,不能将目光局限于著作本身,而需要充分了解作者或者表达者的人生背景,做到融会贯通。这样一来,就可以将课内知识和课外阅读有效融合,使学生在接纳知识的过程保持和发展思辨能力。


        二、课堂巧问引领学生思考方向
        思辨建立在思考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有了问题,才会进行思考进行辨析。小学生对世界的了解不够,自然所要问的问题不够多。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小学生,发现生活当中的一些未知的事物,提出适当层次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去探索。但是老师在提问过程当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提问相应的问题,不能太难,这样对于学生一步一步培养思辨能力是没有帮助的。所以这就告诉老师,要根据学生对层次去主动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提高小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课本时,其中一课是《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勇敢地向私塾先生请教自己不懂的问题,最后解答了自己的疑惑、获得新知识的故事。老师在讲完这节课之后,可以给学生提问题:孙中山的行为是对的还是错的?孙中山具有怎样的品德?我们在面对类似问题的时候应该怎么做?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问问题,让学生去了解孙中山的良好的品质,从而帮助学生思考辨别具有良好品性的人从而真正获得这些良好品质。
        三、自主质疑挖掘学生思深度
        上文提到思考是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有了问题才会进行思考,才会从思考结果当中去辨别适合与不适合。在小学语文老师讲课的过程当中,不能只是老师主动提出问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会造成学生很被动,老师应该在上课的时候鼓励学生主动发出疑问,主动提出问题,这样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心情。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老师主动提出问题要好很多,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在讲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本中的“荷花”这节课时,老师可以在课前,鼓励学生去提出问题,比如:荷花在什么时候开?长什么样子?我们在哪里可以看到?荷花的花语是什么?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然后老师进行解答,进而一步一步拓展知识,给小学生补充之前没有听说过的一些趣事,让学生在探索中思考去辨析事物,培养学生自身的思辨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到,培养小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在小学阶段给学生开始培养这种意识是最适合的。培养小学生的思辨能力最主要的就是要小学生多读书,储备足够的知识,其次就是要让小学生在课堂当中主动发现一些问题,主动提问,尽情发挥自己的探索心,这样才能逐步培养自身的思考能力和辨析事物的能力。学校老师更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点一点解答问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参考文献
        [1]邓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J].东西南北教育,2019(5):242.
        [2]张文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中华少年,2019(17):94.
        [3]陈红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语文思辨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83.
    [4]王娟.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10):140-141.
    [5]陶军.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5):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