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2期   作者:曾娟
[导读] 高中化学教学被纳入进入新课程改革的行列时

        曾娟
        广西柳州市柳州铁一中学 545007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被纳入进入新课程改革的行列时,这门学科首先面临的一个教学改革就是实现教学的生活化,而且这个教学要求是十分适应我国新的教学模式之下的尝试,因为在我国各个学校教学前线当中都具有十分有力的教学实践支持。因此,在顺应改革潮流的过程当中,高中化学教师都应该在教学研究当中去把握生活与化学知识传授之间的联系,通过抓住两者之间的过渡关键点来实现知识与应用之间的转换。本文将从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背景展开分析,结合教学原则来探讨具体的策略途径,最后对教学意义进行综合的总结。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
        引言:
        高中化学的教学生活化处理方法,在实践的应用当中受到了许多化学教师的青睐,因为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处理,不仅可以让化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离得更近,而且还可以通过化学知识在具体生活当中的实践应用,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把握化学知识,从而实现由外化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自身内化的生活技能。将化学原理知识活学活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摆脱传统的僵化模式来实现化学学习的新状态。让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存在的功利化学习,而是成为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而具备的一项技能,通过这种转变来让高中化学更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这一层面帮助化学教学改革具备良好的原生动力。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传统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高中化学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主导理论传授来得以实现,这种模式很显然暴露出来的缺点,就体现在纯粹的知识教学和僵化的传授方法,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而且很容易形成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之下,也不利于学生打开逻辑思维去跟着教师去理清化学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直接导致了化学教学课堂的低效。而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推进,要求化学课堂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加活跃的思维,尤其是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在生活当中进行如鱼得水的运用,这种技能的熟练程度,单纯靠纯粹的理论教学是无法实现的,所以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动力。通过化学教学课堂的生活化设计来给予学生更加活跃的理科思维,这样就能够在化学课堂当中将所学习到的知识真正在日常生活当中实现学以致用,推动化学教学课堂传统模式的改变,去探究适应新型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而教学的生活化处理正是应对这一教学矛盾的最佳方式之一,所以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去通过自身的教学努力去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为实现教学生活化来做出自身的教学尝试。
        (二)新的教学环境提出生活化教学要求
        新的教学环境也同样对化学的教学生活化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因为化学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日益推进,在各个学校教学前线的化学教学课堂当中已经展开了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因为所面临的新的教学目标,是实现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生活化应用,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教学过程当中,帮助学生完成教学知识转变为生活技能的这一过程。在这种新型教学环境的影响之下,化学教师所应当努力的教学方向,应该围绕化学知识教学生活化的课堂设计而展开,通过优秀的教学设计来完成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自然连接,从而为学生搭建好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桥梁,让知识的运用在这种帮助之下进行得更加得心应手。
        (三)高中化学课堂的新一轮升级亟待教学生活化处理
        高中化学课堂在新的教学环境之下,不仅获得了新的教学目标,而且对自身课堂的转型升级也获得了新一轮的挑战,在新的教学环境之中,所面临的挑战更加具有难度,从而让化学教师的教学技能升级有了更多的外界鞭策力。高中化学课堂在新课程改革标准所创造的优势环境之下亟待实现教学生活化的转变,因为这不仅是推动化学课能更好地适应新型教学要求的必经之路,而且也是在未来教学环境当中获得教学优势的立足之本。因为在现今社会所期待的人才培养模式当中,知识的活学活用以及生活化应用是许多理论知识的一个基本宿命,而大部分的化学知识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合理的应用来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通过具备良好的化学素养来拥有更加优秀的生活技能。所以,在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高中化学课堂的新一轮升级,需要在教学生活化的道路上面走得更加长远。
        二、教学原则探讨
        (一)遵循教材内容
        高中化学教师在应用教学生活化的教学常识过程当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来实现课堂构建的合理化,因为只有在这些科学原则的指导之下,才能够让化学课更多地展现其应有的教学效力。例如遵循教材内容的原则则是要求化学教师必须尊重教材内容,不能够纯粹地追求化学知识的生活化,而忽略了教材当中的教学内容,这不仅不能够完成最基础的课堂教学任务,而且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方法也会导致化学教学课堂的直接失效,因为它并不能满足学生在一节课堂当中所需要获得的知识获得量。而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之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一方面是要求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当中结合教材来进行相关生活化化学知识的渗透,在这种渗透教学的应用之下不仅能够实现主要的知识传授任务,而且还能够鼓励教师从教材当中内容去进行深度挖掘,跳出教材内容限制去实际生活当中寻找更多的教学资源,从而实现为学生拓展更多的化学常识和知识视野。
        (二)贴近学生生活
        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进行过程当中也需要考虑具体的程度,这个程度主要是为了衡量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贴近程度,因为只有在最适合学生实际生活的生活化教学处理才能够将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最好,因此就需要在把握最恰当的程度上去联系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化学教师所结合的学生生活不能够过于脱离学生的接受范围,比如涉及的化学知识不能是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的生活例子,或者是学生难以想象的一些极度高端的化学概念。其次,贴近学生生活还要求化学教师所举的化学例子要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展开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此外还需要注意,通过有效的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解答其中的化学现象,从而实现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有机结合,实现化学教学最佳的教学目的。


        (三)注意内容衔接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实施过程当中也需要注意化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衔接方面的问题,因为将理论化和专业化的化学知识,自然过渡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进行运用需要一个转换的过程,而这一方面就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来实现两者之间的自然衔接,让学生感受到将所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也不会显得十分的突兀和不可思议,从而在日常生活当中更加适应化学知识的应用。所以化学教师在选择教学应用手段的过程当中,也需要注意处理好内容衔接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去感受将所学知识应用在生活问题的解决上,是知识学习的一个必然趋势。而且当化学教师做好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衔接工作时,能够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更好地进行调动起来,从而让化学课堂的教学在充满生活气息的状态之下去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这种知识也不是干巴巴的理论化知识,这种知识更加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受用,所以,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这一方面做出相应的教学努力来完成相应的工作。
        三、教学策略分析
        (一)理论教学中渗透生活化知识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际教学策略可以在多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方面是高中化学的内容教学在课堂构建的过程当中能够展开多种模式的尝试,因而可以实现多个方面的教学资源和素材的提供,在丰富的素材支持之下所展开的教学策略也更加具有实践条件,所以,这就可以为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学课堂尝试提供一定的发挥空间和成长环境。例如在化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尝试渗透生活化的知识来调动学生脑海当中的生活经验,在生活经验的指导之下去更加通俗易懂的理解专业的化学概念,同样也可以根据学生在生活当中的实际经验和所见所感去理解化学物质的性质,在这种方式的帮助之下所记住的化学知识更加牢固和运用的更加自如。
        以《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个内容为例,化学教师就可以通过举例学生在生活当中可以常见的金属来让学生分析它们的性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总结他们对这些金属的第一印象,然后再从专业的角度来为学生解释为什么这些金属会有这样的性质,带领学生在结合这些性质知识的基础之上去生活当中探寻他们的用处。
        (二)实验教学结合生活实际
        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实践比较显著的一个优势就是能够从生活实际当中寻找实验来源,因为大部分的化学实验都可以在生活当中找到其产生的物质条件,因此,化学教师就可以在实验教学过程当中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讲解化学实验知识。在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将化学原理和理论性质放在学生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去进行讲解,通过这种形式来实现学生对实验更加亲近的把握,因为可以通过在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的基础之上来展开实验教学,从而让学生更有兴趣和信心来掌握这个实验的化学知识学习。
        例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这一章节的相关内容,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研究甲烷燃烧的实验,在学生对甲烷的初步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导入学生日常生活当中接触的煤气燃烧的例子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化学思维,从而在这个情景之下让学生去把握化学氧化实验的进行。
        (三)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去发现化学知识,因为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将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在生活实践当中,从而完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具体运用,这种教学现象正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因此,在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实践过程当中,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释这些现象,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兴趣心始终保持在一个高度集中的状态之下,从而让学生始终保持着极其浓烈的兴趣心去探索生活当中的化学知识。另一方面,生活当中的化学知识教学可能会比课堂当中的理论教学所达到的教育效果更加理想,因为生活给予学生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不仅能够在学生脑海中存留更久,而且还能够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器官来进行记忆和理解,从而让化学知识能够在学生头脑当中实现更加深刻和清晰的记忆。
        四、教学意义分析
        (一)推动化学教学的高效化
        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能够推动化学教学的高效,化学高效课程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将所学习到的化学知识进行应用来解决生活问题,这就直接体现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因而就能够断定化学课堂的教学有效程度,所以,化学教学生活化课程的实施能够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
        (二)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
        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和有效的衔接,就可以打破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界限,让学生更加自然的在现实生活当中去将所掌握的化学知识作为一项生活技能,通过这些知识应用在生活问题的解决手段当中,从而让自己的生活在化学知识的帮助之下变得更加便利,而这也是化学知识在生活当中所需要实现的一个目标之一。所以,这种生活化教学直接促成了学生化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更好地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应用所学知识去改造自己的生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实践常识,不仅是当前教学环境对化学课堂改造的必然要求,也是化学教师实现自身课堂走向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必然选择,同时,这也是对新课程改革标准教学环境下进行要求的响应,更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投入到化学教学生活化改造的教学实践当中,让生活化的教学惠及更多的学科实践。
        参考文献
[1]叶君明.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分析[J]. 读天下(综合), 2020, 000(008):P.1-1.
[2]徐延渭. 化学与生活——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37).
[3]张小燕.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 2019, 000(093):158-159.
[4]龙敏.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分析[J]. 数码设计.CG WORLD, 2018, 007(018):P.51-51.
[5]王树川.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分析[J]. 中外交流, 2017, 000(029):258-259.
[6]李道光.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C]// 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 0.
[7]杨爱华.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途径分析[J]. 文渊(中学版), 2019, 000(006):193.
[8]展君梅. 试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32):107-107.
[9]吴美琴. 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 000(010):153,173.
[10]梁琴. 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分析[J]. 成功:教育, 2017, 000(010):P.150-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