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2期   作者:朱雪新
[导读] 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

        朱雪新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小学集团学校前汇校区
        【摘要】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而语言,又是思维的一个外在表现。你有好的思维与思考,但是却没有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你就无法把它展现给别人。因此,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学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法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从感性认识转变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最后再将学习到的知识,加以总结并且学会运用。但是这个过程,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并且需要我们老师来进行一一指导。小学数学中的语言,就是帮学生将数学中抽象的语言转变成我们能运用出来,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的语言。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想“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新鲜事物的敏感度较高,因此,授课教师应当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着力丰富课堂,打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和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和数学表达的积极性。而相反,学生如果没有积极性,就不想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更不想在课堂上发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最基本的课堂入手,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乘加乘减”时,有这样一道练习:在游乐园,小明要玩碰碰车,每人每次3元,可只有12元,可以玩几次?这个场景。针对低段学生对游乐园的兴趣我问:这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灵机一动说:谁能将此情景编成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就是自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游乐园玩碰碰车,玩一次要3元,我有12元,我一共可以玩几次呢?”。学生很快就将结果算出来。12÷3=4(次),通过本次的活动后,学生再遇到类似的解决问题时,我都让学生利用情境来完成。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得到能力的锻炼,同时也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培养自信,给每一个学生“说”的机会
        教师要创造给学生说的机会和平台,例如,为了使学生挖掘到自身在语言表达上的闪光点,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来创造不同难度的语言表达机会,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敢于发言、正确发言,学生在被肯定和被认可之中获得语言表达上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学会,能说好,对自己充满信心。教师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认识到全班是一个整体,无论谁说错了,就如同自己说错一样,这样学生就意识到不能嘲笑这个整体中的任何一个人。此外,教师应该发挥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的作用,让那些胆小、不自信的孩子尽量在小组长的引导下,在小组内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其他同学帮忙补充情况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二,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师要尽量关注那些平时不爱表达、语言表达不清晰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鼓励学生回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时候,先让学生观察老师是如何摆“小飞机”,先在第一行用5根小棒摆了一架“小飞机”,又在第二行用了15根小棒摆了3架“小飞机”,老师问:第二行摆小飞机的小棒数是第一行小飞机的几倍?让学生跟着老师刚才摆的过程说一遍,对学生进行完整的思维训练一遍以后,让学生再动手边摆边说第一行用5根小棒摆小飞机,第二行……,最后达到完整的表述:15是3的5倍。(15÷3=5)?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经常采用“开火车”的形式,让一个学生说第一句,后面的同学接着说下面的,在口算、找规律等教学中,这种形式最为适用。在诸如此类的练习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三、咬文嚼字,注重语言的规范化
        教师的叙述过程要思维清晰,为学生做一个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要有目的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然后让学生跟着说,多让后进生说,这样稍差的学生也能树立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打破传统的提问思路,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去提问学生,在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注重咬文嚼字,引导学生规范地“说”,清晰、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四、小组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当然每个儿童的认知和语言能力不同,在分组的合作中,我将能力强弱的学生搭配后分组进行合作,有利于其互相学习、互相切磋。虽然优生在合作中占主动的优势,但后进生也能够学到东西,达到我预期的合作目的。例如:在教“加减混合运算”时,利用课件演示主题图“乘车”:车上原来有35人,到站从前门下车5人,后门又上车8人,问: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集体解决,汇报后发现列式的方法有很大的差异:方法一:35-5+8=38人;方法二:35+8-5=38人。可是中下水平的学生对两种解法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就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模式,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观点,再派代表回答,回答的过程中鼓励小组内其他成员积极补充,学生在表达过程当中既能锻炼到自己的能力,又能养成学会倾听的好习惯。
        (五)观察比较,注重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比较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具体的观察、分析和探讨。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积极主动地思考,联系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降低相关数学知识点的难度。同时通过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观察,以此来提升数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提升小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任重道远,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教态要亲,工作态度严谨,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彩霞.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J].学周刊,2014.
        [2]杨露.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科学咨询,2016(22):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