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甘肃文县中寨小学
摘要:在传统的中国教育理念中,一直以学生的最终成绩为首要,往往忽略在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教育,尤其是在学生动手能力的教育上欠缺很多。提出新课改这个理念之后,很多教师已经在教学过程中做出改变。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萌芽期,很多数学难点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更容易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要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学生动手能力
引言:
数学是一个具有较强思维活动的学科,逻辑性强。在小学数学学习的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的学习只靠简单的记忆力是无法支撑的。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手眼协调能力,学生思维能力也会有所提升,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所以,对小学数学教师有了更高的教学要求,需要教师积极寻找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升的办法,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数学向来是一项比较枯燥、抽象的学科,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会难以理解。如果小学数学没有打好基础,就如建高楼没有打好地基一样,等到初中以及高中时,就很容易掉队。数学公式以及理论定义的强制性记忆已经远远达不到数学教学的要求,而且也很难使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提起学习的兴趣,往往是直观感受比理性教学更容易使学生接受。有相关研究曾表明,人体大脑的两个半球可以单独处理不同信息,但是当主体有了心理活动的时候,人的左脑与右脑又会进行协同工作。这也就是说,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时候,手脑相互配合,左脑与右脑同时参与学习活动,达到左脑与右脑发挥协同工作的效果,挖掘大脑深层的潜力,增加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提倡通过学生自主动手操作,从而在动手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中的奥妙所在。所以,如今的小学教学已经不能简单的“纸上谈兵”了,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正是迎合了新课改的政策。
二、教师有耐心的积极引导学生独立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实验操作以及生活情景运用的方法,将数学知识巧妙的穿插在课堂中,活跃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气氛。良好的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需要动作与人的思维很好的联系在一起产生结果,不能同时做到这两点,那学习数学的效果会不尽人意,在数学上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引导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在解题时快速总结出思路,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由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学生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差的时候,教师要具有耐心,不要加以批评,将落后的学生进行单独的指导,教师可以亲自带领学生进行多次操作,鼓励学生积极的尝试,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完成动手操作任务,这样不仅增加班级凝聚力,还可以将优秀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其他学生,比老师直接进行教学效果更好。学生养成独立的思考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自主探究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如果只是一味的等待老师把知识被动灌输,学生将失去学习的主动性,那在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上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所以,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养成学习主动性的过程。
三、如何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1、利用画图解题的学习技巧,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小学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画图解题是可以快速帮助学生找出解题思路的一种方法,不仅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这样一道数学题:问一个餐厅有一张桌子,可以坐下四个人吃饭,因为每一个桌边只能坐一个人,如果有很多人去餐厅吃饭,老板就会把桌子拼凑起来,这样2张桌子就可以坐下六个人吃饭,用这样的原则去推算当桌子数量是2N+1的时候,可以容纳几个人吃饭。单凭这样去空想,学生们真的很难直观的推算出来,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提醒学生动手拿起纸和笔,把桌子和人的排列情况画出来,学生把桌子画成正方形,把吃饭的人画作三角形。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开始思考,慢慢的就寻找出解题的思路了。这个过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2、善于利用动手工具与理论知识巧妙的结合
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教师自身需要具备制作道具和善于发现道具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丰富学生课堂的教学用具,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用心,从而增加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数学中,会教给学生各种形状的认识,比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梯形.....在这一部分的授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的物体去制作相同的形状,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增加交流互动的机会。比如利用废弃的纸箱或者废弃的饮料瓶子,动手剪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培养小学数学教学动手能力的同时,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3、利用课外作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再多的知识也都是为了运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家庭作业可以很好的将学生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演练,不仅有效的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这样也可以解决死板枯燥的作业形式,当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之后的知识要点回忆时,学生脑海不会只是抽象的理论。在学习位置与方向的这节课程时,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教学,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让学生以家庭位置为中心,将自己家周围的大型商场、医院、学校、银行等公共场所的位置,根据每个场所到家的距离,用画图的方法出一张平面图。这样的作业方式不仅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课题的核心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这样的作业方式不会使学生厌烦。
四、结束语
现代化素质教育是如今追求的教学标准,其中培养学生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成为新课改的重要方向。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教师要创建一个轻松、和谐的授课氛围,不能只是枯燥的讲解数学公式,将单一教学模式变得多元化。多创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将实践性与数学课本相互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学生的思维能力来说,这个年龄阶段还发育的不够成熟,需要教师巧妙的利用动手实践的方法,让学生更轻松的掌握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学生自主进行操作,独立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反映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再进行讲解,将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胡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速度旬刊,2015,(04):38-39.
[2] 戚文静.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J]. 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6(10).
[3] 陈双林.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