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研究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2期   作者:王胜军
[导读] 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方面也越来越充足
         
        王胜军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第二高级中学 715300
        摘要: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方面也越来越充足。但人们的精神水平却越来越匮乏,随着人们对精神需求的增加高中教育教学中,开始教学进行深入的挖掘,着手于人们的人文精神。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璀璨的历史文化,自然有丰厚的典故以及人物素材,那些都是非常值得后人学习的素材。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分析
        引言:
        历史在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仅是在当下展示它的缘起,更是要通过过去总结经验更好的未来。本篇文章,将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研究分析进行简要阐述。
        一、高中历史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高中历史教学与我们当下的生活,并且在学习的历史在当今日常生活中进行应用。但是历史中所阐述的故事中,蕴涵着极为深厚的人文精神,学习历史,包括学习历朝历代不同的人物,结合那些人物所处在的时代背景,和当时正在发生的事件,以及他们所做出的选择,去分析他们的行为所产生的优势和弊端,这样的分析有助于将行为结果迁移到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当中,有助于人们反思当下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需要付诸的实践。
        二、如何培养高中历史中的人文精神
        (一)建立正确的认知
        首先,历史教师需要在进行历史学科教学之前,要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这门科学课的缘起,和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历史,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这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
        很多人会问,在学生初中学习历史的时期,老师好像以前都讲过了上述内容,“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的历史”这种老掉牙的话题,似乎不用再次提及,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思维和大脑都没有完全的成熟,与高中相比是截然不同的阶段。到了高中阶段,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以及学习历史对学生们有哪些好处。可以帮他们更加深入的认知历史这门课所带给我们的意义。
        例如,在高中一年级下册中,需要学生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师在将这节课的时候,通过向学生讲解不同民族中的不同风貌,来了解在当时朝代民族间的融合与回流的状况。也能进而延伸到我们现阶段各民族的活动,了解他们的起源以及发展,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宏观的视角,去思考我国现阶段的各民族的状况。


        (二)注重历史中展现的人文精神
        历史并不仅仅只是向学生复盘在过去所发生事件。在历史的教学过程当中,如果仅仅只是能够让学生明白在某一个朝代所发生的某一个事件,让学生根据相对应的事件明白其处在哪一个朝代,这是远远不够的。在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阶段,所出现闪现着历史光辉的伟大人物,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去总结,让学生进行思考,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点,是值得我们学习,他们身上有哪些缺点是需要我们避免的。有些东西放到当今也同样适用。同样的,在那些人物身边,所发生的且被记录进历史教材中的每一个事件,都有他们成功的原因和失败的原因。
        历史中的很多事件,都可以带给人们一定得反思。因为那些事件中不仅仅有做得好的部分,也有很多很多,因为没有准备常熟,或者是时机不对,由于失败而留下的遗憾。然而时光无法逆流,那些故事也终究成为了历史。
        在学习那些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索,如果把我们自己放在当下的时代,我们会怎么做,需要哪些条件,才能促成事件的成功。通过引导学生思索的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对自我心理的认知,可以促使学生思考、计划,帮助学生提高执行能力。
        例如,在高中一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中,需要学生们学习《辛亥革命》。学习这一节课,不仅仅可以知道我们的中华民族在当时那个阶段所走过的极为艰辛漫长的那段时期,在前进的时候,所经历的几次重大的变革,还能在学习辛亥革命带给后人的意义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发展的艰辛,和在这过程中先辈们所做出的奉献和牺牲,学生们便可以知道我们当今生活的珍贵和不易,从而培养起自己的一种传承的精神,使自己更具有责任心和胸怀祖国的深厚的情感。
        (三)注重进行知识的拓展
        所有在历朝历代中产生的事例,被选入教材中,都有其必然原因。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的同时,也要善于挖掘那些被埋藏在教材中的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同样也能从侧面,反映着一定的人文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值得学习。通过与教材相结合,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程度内,适当地向学生引入一些与课堂相关的读物。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对历史的知识面,一方面,那些读物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中的历史知识。
        三、结束语
        人文精神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精神,更是人与人在通过活动交流中,构建出来的一种集体的风貌。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构建班集体的整体风貌,从而达成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江子磐.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新样态——以“雅典的民主政治及其人文精神”高考二轮复习为例[J].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0.
        [2]张丽娜.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J]. 数码设计(上), 2019, 000(003):30-31.
        [3]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路径分析[J]. 李姣丽.  亚太教育. 2015(23)
        [4]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探析[J]. 王雪娥.  新课程(中学). 2017(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