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计安
灵石县第二中学 山西 晋中 031300
摘要:近年来,体育学科的发展,在新课改进程中并不算快,究其原因,在于传统教育理念下教育工作者对体育学科较为缺乏重视、对体育教学工作创新不足。基于这样的认知,初中阶段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为高效提升体育教学工作,应当在尊重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全面推动日常教学工作的展开,以完善体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健康课;措施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传统体育教学策略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体育教学需求,因此需要体育教师联合社会力量,围绕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问题产生的关键点,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体育与健康课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1现阶段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不够重视体育教学。初中学校的领导者和体育教师在体育列入考试科目之前,都没有对体育的重要性给予充足地重视,甚至认为体育只不过就是蹦蹦跳跳,无须对其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也无须因此而建设过多的体育设备和器械,学校方面也缺乏对运动会的相关重视。这样的情况,不仅会让学生缺乏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更是无法让学生全面的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而以其他角度来看,许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就是为了考出好成绩,上更好的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体育课程的开展与学生成绩的提高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在此思维下,初中学校就出现了过分重智轻体的现象。在这样的现象中,其原本安排好的体育课程,就会被其他主课所替代,甚至会在不断缩短减少体育课时的情况中,对相关的教学计划和目标进行更改。严重者还会对体育课程进行直接的取消。而这些情况都会使得学生缺乏体育训练,进而也就会在降低学生身体素质的前提下,无法实现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性发展。其次是缺少体育器械和设备。良好体育教学的开展自然是离不开相关体育器械和设备的。据调查研究显示,条件良好的初中学校还会建设一些相应的体育器械,而条件稍差的学校则只是随便的安装了一些体育器械和设备,有些学校还因为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等,将一些相关的体育器械直接放置在了仓库中,使其积累灰尘,而不将其拿出来供广大师生使用。甚至有些学校虽然具备许多的体育器械和设备,但因为缺乏相应的维修,使得许多器械和设备存在安全问题。如此这般的情况,自然就无法使得学生应用起体育器械和设备,进而也就会在形式化、表面化的体育学习中,无法实现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创新教学和发展。
2提升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效率的策略
2.1多媒体在体育重难点中的应用
提升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效率的策略之一是多媒体在体育重难点中的应用。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存在很多枯燥、复杂的技术性动作,这些内容往往需要教师重复演练、示范,但学生的实际收效甚微。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教师一般采用重复演练或者找学生进行示范演练的形式,学生对这种学习形式产生了审美疲劳,渐渐失去学习与操练的兴趣。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可以通过PPT图解的形式为学生呈现每个体育动作的细节,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进行动作解读,如此,学生能结合自己动作的缺陷要求教师将某一动作进行慢放或回放,直到掌握所有的动作要领,突出体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的发展优点,将之应用到体育教学的重点难点中。
例如,足球学习中的铲球与断球技术,篮球教学中的三步上篮技术,排球中的扣球技术等,这些动作要求对于中学生而言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单凭教师的讲解,学生会听得云里雾里,同时,遇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时,教师需要反复讲解与演示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知晓动作。这样无形中会浪费太多的课堂时间,为此,笔者在传授这些内容时,先通过多媒体在教室为学生进行动作演示,之后让学生到操场进行演练。此外,一些技术性动作要求严格的体育项目,比如跳高、俯卧式跳高等,这些动作学生一时难以正确把握,笔者也会采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进行慢动作回放,让学生对体育项目动作有清晰的认识。总之,多媒体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降低了学生操练的难度,还提升了学生学习体育的信心,为高效体育教学提供了助力。
2.2降低课程难度,激发学生积极性
提升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效率的策略之二是降低课程难度,激发学生积极性。体育教学不同于语数英等文化课,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课程内容也比较单一多以球类,跑步等形式为主。对于拥有一定运动基础的学生而言这些运动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大部分学生从小就将重心放在学业的提高上,忽视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身体素质差,运动神经薄弱。高强度的课程与其基础不相适应导致其缺乏学习的兴趣,体育课程也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可以在体育课程中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降低课程的难度使其可以适应大部分学生的身体基础易于接受,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多样化的课堂形式推动学生从教室走向户外,在体育锻炼中促进身心的同步健康发展。例如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课程中,把贴人游戏与跑步教学相结合。在课上老师先组织学生们围成一个圆圈,之后与旁边的人两人自由结为一组。教师站在圈内给学生们讲授贴人游戏规则,一人追逐一人躲避,当躲避的人贴到一组人后他所挨到的那个人同组的人成为下一个躲避者,如果被抓住则攻守易位。教师第一轮作为追逐者带动学生广泛参与游戏吸引其注意力。教师凭借奔跑的高速度追逐学生,学生在游戏中得到热身。几轮游戏后学生的兴趣达到高点,教师组织学生排队并分析游戏中学生们的表现。借机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抓住别人,在学生思考后教师讲解正确的跑步姿势以及注意事项。学生们在游戏中得知跑步的要领并应用到日后的实践中,真正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寓教于乐。
2.3注重体育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的体能意识
提升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效率的策略之三是注重体育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的体能意识。正确的体育方法的指导是中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前提,中学生只有学会规范的体能运动,才有利于提高中学生训练过程中的效率。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在让中学生进行体能训练之前,要先言传身教的体能动作的讲解和展示,让中学生可以学习到正确且规范的体能运动动作。如果想要提高中学生的体能水平,首先应该保证中学生的体育运动是规范的,然后才可以不断地让中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最后中学生的体能才会得到提高,也才会使中学体育课堂的效率被提高。因此,中学体育教师要对于学生的体能运动进行言传身教,要进行规范的指导。例如,在学习实心球的时候,体育教师先给中学生进行一遍实心球规范动作的讲解,并自身给学生进行规范动作的展示。同时,体育教师要告诉中学生实心球学习的重要性,告诉中学生实心球是体育体测中的一项,在中考体测中占有一定的分数。让中学生意识到实心球的重要性,然后中学生才会投入到实心球的学习过程中。体育教师要保证中学生实心球的投掷动作都是规范的,然后再给中学生安排科学的实心球训练。
结语
总之,提高课堂效率,实现体育教学改革,应当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入手,从细致的方面展开革新,一点一滴地做出发展。体育教师还要在着眼于大的方面改革的前提下,能够从眼前着手,从课堂各个环节着手,激发课堂教学的兴趣,推动体育学科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应贵.初中体育与健康课课堂有效教学的对策[J].学园,2015,21(12):153.
[2]陈荣华,张建兵.诠释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实效性[J].运动,2014,20(10):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