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煌
厦门市云顶学校 361001
【摘要】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创编了“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要求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甄选所需要的阅读材料,完成阅读任务。笔者以说明文《宇宙生命之谜》为例,开展有目的地阅读策略的教学,旨在帮助教师能更好地执教阅读策略单元,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质量,让阅读更高效。
【关键词】阅读策略;有目的;阅读方法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新加入了阅读策略单元,希望通过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成为主动阅读者。教材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了螺旋上升式的阅读策略单元,依次是“预测”“提问”“阅读要有一定速度”“有目的地阅读”。这四个阅读策略单元根据学段阅读教学的特点进行编排,把阅读策略单元作为系统来训练。可见阅读策略对于建构学生自身阅读策略体系,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有目的地阅读”策略,笔者有如下思考: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策略?该策略有何意义?在说明文《宇宙生命之谜》之中,如何进行“有目的地阅读”教学?
一、是什么——“有目的地阅读”策略概念
“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单元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是:“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有目的阅读可以分为以下情况。第一种是为获取信息而阅读。这类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情况,获取资讯。我们平时浏览报刊、网页、说明书等,都属于信息性的阅读,我们一般采用的阅读方法是速读、略读、扫读。
第二种是为满足兴趣而阅读。在这类目的中,阅读是作为欣赏文字、陶冶情操或放松娱乐的途径,属于文学类阅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类的作品除了文字内容外,还有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节奏韵律上的意义。这类阅读,根据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读法。
第三种是为学习语文而阅读。在以学习、考试为目的阅读中,读者在阅读文章、材料、著作时,速度放慢,对书中的一字一词都要仔细搜素,提取主要信息,关键地方还要做好批注,认真体会作者的真正用意。在这类阅读中,最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细读法。
“有目的地阅读”要求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甄选出阅读需要的材料,完成阅读任务。“有目的地阅读”提醒学生不断回溯阅读任务,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快速提取关键的信息,提高阅读速度,高效完成阅读任务。
二、为何教——“有目的地阅读”策略意义
如何更好地执教部编版的阅读策略单元,对老师们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要求教师要明白教材的编排意图,更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也需要明确不同文本的阅读目的,才能与文本进行深层的对话。
当今阅读存在以下不尽如人意的表现:不能根据阅读任务,提取关键有效的信息;不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不能依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匹配的阅读方法;不能对自己的阅读方法和速度进行调节。对于阅读中的低效表现,“有目的地阅读”单元明确提出应对策略,在阅读时让学生根据不同需求的阅读目的,选择以之相适应的阅读方法,完成阅读任务。
《工具性与人文性兼顾:用好统编教科书的若干建议》中陈先云老师指出,六年级是对前五个年级所获得的方法和能力的综合运用。在进行有目的地阅读活动中,学生也会运用到之前学习过的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等阅读策略。在本单元不仅要求学生要有目的地学,更要求教师要非常了解本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和教学要点,做到有目的地教。只有两者互相促进,才能切实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让语文课程标准真正落地。
三、怎么教——以说明文《宇宙生命之谜》为例
(一)关注特点
策略单元作为部编版新设计的单元,它与普通单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普通阅读单元在编排上既关注语文要素,又有人文主题。本阅读策略单元是以“有目的地阅读”作为唯一主线进行编排。本单元内容联系紧密,在编排上强调突出训练目的,体现了学习的整体性和层递性。
1.准确掌握单元编排的整体性
本单元的课文紧紧围绕“有目的地阅读”编排,三篇课文都有课前导读,并在提示中明确了本课的阅读任务。《故宫博物院》在课前提示中给出了两个阅读任务,并提示学生根据任务来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阅读。在本单元,每一篇课文都承担着指导并运用策略的任务。
2.认真关注单元编排的层递性
本单元每篇课文所负责的训练目标也不一样,训练体现出“学—练—用”的发展过程,单元编排呈现层递性的特点。这三篇课文,联系紧密,前一篇课文的学习是后一篇课文学习的基础。
《竹节人》提示明确告诉我们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明白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为下一篇课文练习用有目的地阅读策略进行阅读打下基础。
《宇宙生命之谜》用课前提示、随文批注、课后题和学习泡泡共同来展示如何进行有目的地阅读。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旨在运用“有目的地阅读”这一阅读策略解决真实任务,让学生进行独立的阅读实践。在教学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实践,让学生充分学习,在次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指导学生迁移、运用阅读方法。
基于以上内容,教师要准确把握单元编排特点,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合理安排学习环节,促进学生学习并掌握有目的地阅读策略,从而使阅读更加高效。
(二)精准施教
笔者以《宇宙生命之谜》的教学为例,谈谈在说明文中,如何进行“有目的地阅读”策略的教学。
1.借助提示,明确目的
本单元的课文都有课前提示,上课时引导学生阅读题目和学习提示,并思考,从题目中,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宇宙的秘密?除了地球,宇宙中到底有没有生命?课文是怎样解答这个问题的?本文中的学习伙伴是怎样阅读本文的,他的疑问有没有得到解决?
通过这样的引导,一是让学生明白学习伙伴是怎样带着阅读目的一步一步地进行阅读,解开“地球之外是否还有生命存在”这个疑惑;二是对之前新传授的阅读策略方法进行重温,让学生明确我们阅读时,要带着阅读目的去搜索恰当的材料。
2.运用策略,解决任务
教学时设置一个情境任务:假设同学们是中国天文学会成员,你们要判断除了地球,宇宙中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请依据《宇宙生命之谜》写一份研究报告。
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自主阅读,完成研究报告,主要分为这几个活动:第一,根据研究报告,细分阅读任务;第二,自主阅读课文,归纳研究结论;第三,完成阅读任务,梳理阅读方法。
活动一,根据本文的阅读目的,结合所创设的情境,可以将研究任务细分为:1.生命存在的条件;2.水星等六个行星的生存条件;3.火星的生存条件;4.月球的生存条件。增加了研究月球的任务,拓展延伸阅读任务,提升学生能力。活动一通过细分阅读任务,降低研究报告的难度,可操作性强。
活动二,学生根据每一个任务,对相关联的语段进行细读,无关的材料跳读,提取关键信息,尝试完成研究。
活动三,通过《竹节人》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有目的地阅读”常用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记录下研究时所用的阅读方法。
针对于以上的活动,设计如下表格,借助表格进行阅读,将研究任务、阅读方法和研究结论直观展现出来,学生边读边记,研究效率更高。
研究任务 研究方法(阅读方法) 研究结论
1.生命存在的条件
2.水星等六个行星的生存条件
3.火星的生存条件
4.月球的生存条件
地球之外是否还有生命存在
学生完成表格后进行简单的汇报交流,评选出中国天文学会优秀成员。同时采访优秀成员,你能得出一份科学的研究报告,有什么经验?引导学生从明确任务、删选阅读材料、梳理阅读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3.结合批注,梳理方法
本课有六处随文旁批,这些批注不是对课文字词句段的分析,而是展示了某位同学带着解决“除了地球,宇宙中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开展阅读,并完成阅读的过程。这几处旁批展示了有目的阅读是怎么进行的,也提示了阅读方法。学生在完成研究报告的时候梳理出了自己的阅读方法,此时可以将自己的阅读方法与学习伙伴的阅读方法进行比较,课堂上进行交流。
跳读的方法。根据提示的阅读任务,发现第一个自然段和阅读任务相关不大,可以选择跳读的方法。学习伙伴在第一自然段旁边就提示了浏览的方法,快速浏览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迅速了解文章大意,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提高阅读速度。
细读的方法。根据以上设置的情境任务,学生需要找到相应的段落,进行精读。比如第四自然段和“水星等六个行星的生存条件”这个阅读任务关系密切,学生必须进行细读。
勾画中心句的方法。在第二段的批注中,学习伙伴给出了概括自然段的方法,找出段落的中心句,概括出段落的主要意思。本文是科普说明文,在表达上很严谨,富有层次。在2、3、4自然段中,通过勾画中心句,我们能准确地概括出文段的意思。有了中心句,我们可以快速判断这个段落对应哪个阅读任务。
抓关键词,提取主要信息的方法。在旁批中,学习伙伴提到了抓关键词的学习方法。通过画出温度、水分、大气、光和热这几个关键词,我们快速梳理了生命存在的条件,完成阅读任务。在第8个自然段,讲了对火星的进一步探测,信息量比较大,通过归纳,提取主要信息得出:火星表面还未被发现有生命可以生存的迹象。在阅读中,往往会遇到信息量巨大的文段,这个时候懂得在大量的信息中,通过抓关键词,提取主要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
查找资料的方法。在研究报告中,我们增加了“月球的生存条件”的研究任务,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多查阅资料来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课文中提到的最新的探究发现是在1975年,距离现在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现在科技进步之快,新的研究层出不穷。通过课后收集查找资料,我们能更准确得完成阅读任务。
学习伙伴的批注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启发,同时在自主阅读中,学生也归纳出一些阅读方法。
4.变换任务,巩固方法
在课后习题,又提出了两个不一样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阅读任务再读课文。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之上,学生不难得出答案,要完成第一个阅读任务,分析地球以外其他行星是否存在生命,要用到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在判断人类是否能到火星上生活,要用到勾画中心句、提取主要信息的方法,还需要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补充。
课后习题巧妙地变换了阅读的任务,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把学习到的阅读策略及时运用。在这个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巩固了学习方法。通过这两次的系统学习,学生收获满满。
“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单元对于广大执教者来说是新生事物,笔者对于如何在说明文中开展“有目的地阅读”策略教学的探究,旨在让更多教师能更好地执教阅读策略单元,帮助学生提升有目的地阅读能力,提升阅读质量,让阅读更高效。
参考文献:
[1]吴忠豪,薛法根. 小学语文名师文本教学解读及教学活动设计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2]彭慧琴.选择阅读方法,达成阅读目的——六上“有目的地阅读”阅读策略单元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J].小学教学设计,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