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依归,构建情智并行的语文课堂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上22期   作者:李志芳
[导读] 当“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一个个具有时代意味的命题提出之后,在两者的引领之下,“科学、全面、精准地构建孩子们的语文课堂”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课题。
        李志芳
        无锡新吴区旺庄实验小学  
        摘要:当“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一个个具有时代意味的命题提出之后,在两者的引领之下,“科学、全面、精准地构建孩子们的语文课堂”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学习出发,情智并行,引发学生深度参与,互动思考,深度拓展,提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情智并行; 深度参与;深度感悟;深度拓展
        
        从2011年正式颁布《语文课程标准》,到2014年正式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再到2016年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语文教学实现了从“注重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质性推进。同时,我们也须清晰地认识到: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下,如何更科学、更全面、更精准地去构建语文课堂,是当下我们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语文统编版教材主编温儒敏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1]
        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对“语文素养”进行了界定与概括:“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陈先云主任提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清单”,即“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
        再结合《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课程性质”的描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当我们对核心素养、语文素养、语文学习等概念及其关系有了整体的认识与初步的厘清之后,构建情智课堂的目标更加明确:即形成一种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同时,培育一种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浸润一种汉语言的优秀文化与审美情趣,最终养成一种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情感和智慧是语文课堂的显著特点。智力要通过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来激发。而非智力的发展反过来强化智力的活动。因此语文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用情境、情趣、情味点亮学生的智慧,构建情智并行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锻铸、语文素养的形成、语文情感的孕育。
        一、创设情境,引导深度参与。
        马克思说,情感是一个精神饱满为自己目标而奋斗的人的本质力量。因此语文教学要寻觅文本的情感线索和情感资源。情智并行的语文课堂需要营造合适的学习情境与课堂氛围。通过创设开放的、鲜活的学习情境,有效调控学生的学习兴趣,营建自由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主动、和谐的环境中积极地思考,有效地构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天游峰的扫路人》这一课,人物形象性格鲜明。

阅读此文,能让人感受到扫路人豁达开朗的性格,同时为其坚持不懈的努力而感动。教学此文,要让学生对劳动者产生深厚的感情。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平凡的劳动者所体现的不平凡的意义,我给他们展示一些劳动者的图片——崇山峻岭中的扫路人、泰山上的挑山工、城市摩天大楼上擦玻璃的清洁工,这样能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触动他们的情感。然后我让学生谈谈观看这些图片之后的感受。有的学生表示:“看到这些图片让我感到震撼。他们日常的劳动都如此辛苦,有的还很危险。”在学生的情感被激活,引发共鸣后,我出示扫路人的图片导入课文:“大家也都了解了扫路人的艰辛,但还是有人执着地从事这个工作。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从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中能得到答案。”此时,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他们主动阅读文本,尝试从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感受扫路人的内心世界。
        情境能让平面的文字变得更有立体感,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情感。
二、引发思辨,激起深度感悟。
        英国哲学家怀海特说:“教育,全部的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感悟是对文本的一种深度理解,是对认识的升华。在情智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感悟,使他们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从而获得更多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精心设计三问,激思启智,促使学生层层深入地阅读和感悟,培养思辨能力。
        一问:导入新课,激趣探究。出示朗读两句话:周恩来同志劝宋庆龄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教师引读后问:“读到这,你忍不住想问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提炼主要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探究阅读。
        二问:学完课文,引导质疑。教师提问:从课文看,课文是写宋庆龄呢,还是写故居,还是写樟树呢?学生各抒己见,在思辨中感悟,作者表面上是在赞美樟树,实际上是在赞美宋庆龄,水到渠成地揭示了课文借物喻人的写法。
        三问:体会写法,深化应用。平时我们也常常借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物的品质,比如翠竹宁折不屈、荷花高洁不染、老黄牛任劳任怨,看到它们,你会想到哪些人?你还会想到哪些借物喻人的例子?
        教师要成为阅读的引领者,从感性到理性,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努力激发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多元解读,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思辨能力。
三、交流互动,引向深度拓展。
        在情智课堂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让他们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建构,促进情智的共同发展。
        如,《大江保卫战》是一篇通讯,通过浓墨重彩的方式描绘了解放军官兵抗洪救灾、保卫大江的场景。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他们乐于助人,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参与各种语文活动。教师启发思考:“在这篇文章中,大家看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他们具体做了哪些让你震撼、感动的事情?”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从人民子弟兵参加抗洪救灾的事迹中读到了军民鱼水情,深受感动。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人民子弟兵默默地为大家付出。请大家从网络或者报纸杂志中搜索一下和课文类似的小故事。特别是在当前疫情笼罩之下,又是人民子弟兵义无反顾,走在最危险的地方。下一节课,我们将开展我心中的人民子弟兵故事比赛。这样的活动具有拓展性,考验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的学习更深入,更立体化。
        总之,情感和智慧是语文学科的主要特点。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措施唤醒学生的情感,建构情智并行的语文课堂,以更好地体现语文课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哪里来》[N].中国教育报,201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